終止腫瘤藥物拓達維授權開發的消息一出,港股云頂新耀-B(01952)股價今天大跌19%。
8月16日早間,云頂新耀公告稱,公司與吉利德旗下Immunomedics簽訂終止及過渡服務協議。公司將Trop-2 ADC藥物拓達維(英文商品名Trodelvy ,戈沙妥珠單抗)在大中華區、韓國等的開發和商業化獨家權利轉讓給Immunomedics。公司指出,有關總代價最高約為4.55億美元,當中包括初始預付款2.8億美元及里程碑付款合共1.75億美元。
(資料圖片)
據報道,拓達維是美國抗體藥公司Immunomedics核心產品,也是首個獲得FDA批準上市的Trop-2 ADC藥物,曾在上市的頭兩個月,創造了2010萬美元的凈銷售額。出于對拓達維市場潛力的期待,2020年9月,Immunomedics公司被吉利德以總計21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
云頂新耀是一家臨床后期生物制藥公司,于2017年成立,業務包括全球同類首創或同類最佳療法的許用、臨床開發及商業化,產品管線覆蓋了腫瘤、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心腎疾病4大領域。
云頂新耀曾花費巨資獲得了拓達維的獨家授權,而且該藥前不久剛獲批在國內上市。拓達維是云頂新耀獲準在國內上市的首款創新藥品,曾被寄予厚望。
2019年,云頂新耀花費8.3億美元(約合56億人民幣)獲得了拓達維在大中華區、韓國和部分東南亞國家開發、注冊和商業化的獨家權利。據雙發簽訂的合作協議,云頂新耀需要付給吉利德授權地區銷售額14-20%的分成。
而就在今年6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了拓達維用于既往至少接受過2種系統治療(其中至少一種治療針對轉移性疾病)的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三陰性乳腺癌成人患者。
云頂新耀曾計劃在今年第四季度啟動拓達維在中國的銷售,并預計在未來幾個月全面做好上市前準備。公司相關負責人曾表示,在過去20多年中,三陰性乳腺癌患者的總生存期一直沒有改善,生存期僅半年左右。根據其全球三期研究顯示,拓達維大幅降低患者疾病進展或死亡風險達61%;其整體安全性良好,同時拓達維組有更好的健康相關生活質量。
現在拓達維的獨家授權終止了,也就意味著云頂新耀獲準在國內上市的首款創新藥品就這樣黃了,引發市場對云頂新耀的業績擔憂,是今天公司股價大跌的重要原因。
浦銀國際曾認為,云頂新耀的核心產品拓達維在國內獲批上市時間符合此前管理層的指引,預計將從今年四季度起正式開啟商業化銷售。管理層指引,拓達維前12個月銷售有望超過3.5億元,第二年銷售有望超10億元。
有機構認為,今年是云頂新耀國內商業化元年,除了拓達維之外,公司預計今年獲批的產品還有Xerava,而Nefecon也將于年底前報產,預計2023 年獲批。
業績方面,由于沒有產品問世,近幾年云頂新耀都處于虧損狀態,而研發開支是公司虧損的主要原因。2021年,云頂新耀實現收益5.4萬元人民幣,凈利潤虧損約10億元。去年,由于臨床試驗數量增加和自研團隊規模擴大,公司研發費用同比上升63%至6.1億;分銷及銷售開支增加至1.98億。而研發開支、分銷及銷售開支的增加是公司虧損的重要原因。
2019年,公司的研發開支占經營虧損的86%,其中就包括獲得拓達維在大中華區、韓國和部分東南亞國家開發、注冊和商業化的獨家權利。
作為一家以“License-in”(授權引進)模式為主的創新藥企,云頂新耀自己不直接研發藥物,而是通過與生物制藥公司簽訂許可協議,以獲得臨床藥物的特許使用權。
這種模式省略了前期研發費用,但同樣需要付出一定的首付款和后續研發費用。公司想要賺到錢,就必須以足夠低的成本引進擁有足夠市場空間的產品,因為只有扣除首付款、里程碑款項、后續研發支出、商業化支,余下的錢才是藥企的利潤。
股價方面,在2020年上市后,云頂新耀股價曾大幅飆升,去年一度攀升至104港元的歷史高位,而后股價不斷下跌,自高點下來累計跌幅高達85%左右,早已跌破上市價。
近年來,云頂新耀股價的大幅下跌,有港股下跌的大環境因素,同時也從側面反映出投資者對公司的前景較為擔憂,投資信心不足。
關鍵詞: 腫瘤藥物拓達維授權終止 云頂新耀股價暴跌19%創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