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北京市教委公布的日程,從6月8日起,具備開園條件的本市幼兒園可陸續開園,家長根據自愿原則,確定孩子是否返園。
到底要不要送孩子回園,成為了很多家長糾結的問題。對此,北京東區兒童醫院專家表示,孩子長期缺少體育鍛煉及社交活動,對體格發育、心理發育、語言發育等都會帶來負面影響,建議家長權衡利弊,在保證常態化防控措施的基礎上,逐步讓孩子的生活學習步入正軌。
該不該入園家長不應“一刀切”
據北京東區兒童醫院醫務部主任李杰介紹,疫情期間,孩子們的戶外活動相對之前明顯減少,小朋友一起玩耍也受到來自家長的保護性的限制。尤其是獨生子女家庭,孩子雙重缺乏體育鍛煉及社交活動,應當謹防長此以往出現的負面影響。
李杰稱,首先,沒有戶外運動,孩子的體能受到影響,進而將影響肌肉發育、體格發育。其次,缺乏同齡人之間的交流溝通,對孩子的心理發育、語言發育、社交能力、學習能力都可能產生負面影響。“例如語言發育,2到4歲正是學習語言的時候,孩子之間學習語言和通過大人學習是兩種效果;再例如社交能力,往往是通過孩子之間一起玩耍得到鍛煉。”其次,孩子如果長期不進行戶外活動接觸足夠的陽光,可能出現因維生素D不足引起的疾病。
李杰認為,對于孩子該不該入園的問題,家長不應“一刀切”,簡單的認為不入園就是絕對安全的最優選擇。而是應該權衡利弊,在保證常態化防控措施的基礎上,逐步讓孩子的生活學習步入正軌。
不過,也有一些特殊情況的孩子入園還需慎重考慮。例如患有腎病、白血病、心臟病等疾病的兒童,由于長期用激素、做化療等,免疫力很低,都屬于易感人群。
戴不戴口罩看場合
入園之后有哪些注意事項?李杰表示,幼兒園應在滿足政府規定的規范化防控措施之外,盡量保證孩子之間的安全距離。例如上課的座位之間、午睡的床位之間應該保持一定的距離,活動空間應該寬敞、通風,盡量不使用空調,尤其是中央空調。戶外活動可以組織孩子做操、跳舞等,保持一定的空間距離。
決定入園的兒童,該不該戴口罩?是否需要穿長衫避免裸露皮膚?李杰表示,首先,口罩對于低齡兒童來說,容易引起呼吸不暢,并非所有戶外場合都要佩戴。而是應該具體情況具體對待。例如孩子去醫院、商場等人流密集場合時,還是應該佩戴口罩;但是在戶外等空曠場所活動則不必要佩戴,尤其是跑跑跳跳時更不建議佩戴。
對于長衫,李杰認為,雖然根據目前的研究結果,新冠病毒可以通過皮膚接觸感染,但并不是主要感染途徑。而夏季天氣炎熱,孩子如果穿上長衣長褲,尤其是戶外沒有降溫設施時,體表散熱面積明顯減少,熱量不能釋放,反而容易引起疾病,比如長痱子、中暑等等。
因此,李杰建議孩子的衣物還是應該根據天氣加減,可以適當勤洗澡,例如有條件的幼兒園在上午帶孩子活動之后,中午洗個澡,孩子下午午休、活動后,回家再洗澡。這樣就能夠及時清除粘在皮膚上的細菌病毒。
此外,需要提醒家長注意的是,如果家庭成員或孩子近期接觸過的人中有咽痛、咳嗽或者發燒等癥狀,孩子也應該在家進行觀察,不要入園。
5到8月腸道疾病高發
除了新冠,當下還有哪些兒童流行疾病需要注意?
李杰表示,從臨床來看,每年5到8月是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系列疾病的高發期。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手足口病、皰疹性咽頰炎。此外還有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腹瀉,細菌感染性腹瀉等。值得注意的是,手足口病也有發燒的癥狀,發病初期與新冠肺炎不太好進行區分和鑒別,但手足口病一定會起皮疹,并且手和腳上的皮疹相當有特征性。也有一些不太典型的手足口病,渾身出紅疹子,與新冠病毒感染后引起川崎病的癥狀有些類似。但這些疾病對于有經驗的兒科醫生來說并不難鑒別,家長在孩子出現癥狀時及時送醫即可。
每年的5到8月腸道疾病高發
李杰介紹,如果孩子發燒后精神狀態很好,可以先居家進行觀察。但如果出現精神狀態不好、或者呼吸急促、面色不好、嗜睡、頻發嘔吐并且伴有陣發性劇烈的腹痛等癥狀,應該及時就醫。此外,如果孩子發燒的體溫達到40度以上,屬于高熱,也應該及時送醫。
目前,各大醫療機構也采取了相應的防控措施保障就醫安全。北京東區兒童醫院采取了預約就診制度,就診前需嚴格了解孩子流行病史、密接人員情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