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至9日,由河南省教育學會主辦的首屆中原基礎教育改革發展論壇在鄭州舉行。此次論壇旨在對標“十四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與“教育現代化2035”,交流、展示“十三五”期間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生動實踐與科研成果。來自河南省內及上海、北京、河北、山東、貴州、新疆等20多個省份的700余名代表參加了論壇。
質量提升是一場“沒有終點的賽跑”,“質量”已成為基礎教育改革的高頻詞匯。如何理解基礎教育高質量的內涵、如何同步打造高質量的教師隊伍成為本次論壇上專家學者熱議的話題。
中國教育學會會長、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朱之文在會上指出,實現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是系統工程,涉及教育觀念、辦學條件、教師、課程、教學、管理等方方面面,需要綜合施策,是一項長期性任務,要注意把握好6個方面,包括堅持正確辦學方向、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持續深入推進基礎教育工作、加快解決群眾關切的問題、大力加強教師和校長隊伍建設、抓住教育評價改革這一牛鼻子等。
“基礎教育要打好三個基礎:一是身心健康的基礎,二是終身學習的基礎,三是走上社會的基礎。”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顧明遠認為,“我們要把注意力放在課堂上,上好每一節課,讓學生能深入學習,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提高教育質量更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把師德師風建設和專業水平的提高結合起來。要提高教師教書育人的能力,能夠信任教師、熱愛教師。”
教育部基教司副司長俞偉躍在論壇上表示,“十三五”期間,河南省基礎教育取得了全方位、深層次、突破性進展,普惠普及水平全面提升,基本教育公共服務體系更趨完善,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有效落實,基礎教育教育質量顯著提升,廣大教師獲得感、榮譽感、幸福感持續增強,整個河南基礎教育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的良好發展態勢。
河南省教育學會會長,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鄭邦山表示,目前河南教育系統正在廣泛開展重要論述大學習、教育思想大討論、教育綜合大變化、教育質量大提升。開展這“四個大”活動,目的就是解放思想,牢牢扛起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我們要培養學生“愛國”的情懷。
“我們要做‘尊重每一個學生’的教育。在這個世界上,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要站在孩子一生的高度看教育,做影響孩子一生的教育。”河南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毛杰說。
據了解,參加會議并作報告的嘉賓還有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華中師范大學教授周洪宇,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陳如平,華東師范大學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所所長李政濤,中國教育學會教學論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河南大學副校長劉志軍,中國教育學會秘書長楊銀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