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把課堂還給學生到底有多難嗎?”這是不少教師投身改革以來的共識和心聲。
5年前,河南省禹州市啟航教育集團(簡稱“啟航集團”)旗下的九年一貫制學校,按下了整體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的快捷鍵。由此,秉承“自主和諧,共同發展”的辦學理念,啟航集團開啟了一場課堂還權行動,致力于保障學生高品質的學習權,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如今,啟航人在“學生為本、學習為本”的教學理念引領下,不斷深耕課堂,逐步將課堂改革拉回到教學的基本問題上來,關注教與學的關系處理,關注學生的學習素養提升,探索出具有校本特色的課堂改革成果。
學本課堂的三次迭代
此岸與彼岸是啟航集團對課堂教學改革的形象比喻。此岸重在育分,彼岸重在育人;此岸教師以講授為主,彼岸教師則以學生自主學、合作學、展示性學為主。
啟航人認為,從教到學是一個從此岸走向彼岸的過程。教師不能只做擺渡者,把學生送到彼岸,教師要做挑戰性任務的設計者和問題解決的激發者,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激發駛向彼岸的愿望。
從此岸到彼岸需要教師觀念的更新,需要認知的升級,更需要基于開放性問題的教學設計,需要相關學習策略和工具的支持。
近年來,啟航集團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等多種方式,致力于轉變教師教育觀念。啟航集團聘請專家成立“啟航教師成長導師團”,每年暑期舉辦“教師成長營”,讓專家與教師零距離對話,一對一把脈問診,對全體教師進行系統化、模塊化、流程化、細節化微格培訓;通過舉辦每周一次的“啟航論壇”,鼓勵每一位教師登上論壇分享心得、展示才華;改革會風,倡導開短會,變教師例會為教師經驗交流會,開凝聚共識的會、解決問題的會。
在此基礎上,啟航集團組織各學科骨干教師不斷優化課堂教學流程。課堂教學流程的建立,在規范教師課堂教學行為的同時,使新入職教師快速掌握課堂教學模式,為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奠定了基礎。
5年來,啟航集團的課堂教學改革歷經了三個階段:2016年至2018年是“探索期”,以五步自主學習法為引領,即出示目標——自學設疑——合作解疑——精講點撥——鞏固拓展。這一階段的課堂成果被稱為集團課堂改革的1.0版本。
2018年至2019年是“優化期”,確立了“336學本課堂”,即以學生為本,以學習為本。這一階段的課堂成果被稱為集團課堂改革的2.0版本。
關于“336學本課堂”教學模式,第一個“3”,即明確出示目標、實施目標、檢測目標三個環節;第二個“3”,即運用自學卡、問題卡、反思卡三卡引導;“6”即通過教學過程的“導、學、展、點、結、測”六個步驟,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習慣。
2019年至今為“深化期”,在原來的基礎上,啟航集團提出了三大深化工程,即學程再造、學法研究和學具研發。這一階段的課堂成果被稱為集團課堂改革的3.0版本。學程再造、學法研究和學具研發很大程度上助力了學生深度學習的發生。
建構課堂改革新思維
隨著學本課堂的持續推進,新舊課堂教學模式之間開始產生矛盾沖撞,個別教師出現了“腳踩兩只船”的現象,不敢放權給學生,出現重復講解的“燙剩飯”現象。如何實施學本課堂的過程管理,克服“穿新鞋走老路”的弊端,是實施學本課堂的難點和關鍵。
學本課堂新樣態的形成背后是備課和教研制度的升級。深化教師集體備課,認真開展教學研究,設計切實可行的學案,是實施學本課堂的基礎。
啟航集團重視集體備課,倡導“備課新思維”,即備課標、備學情、備目標、備流程、備問題、備學法,通過使用新的備課工具,優化新的備課系統,研發新課型。
啟航集團倡導以學案代教案,要求教師認真設計學案,重實效不紙上談兵;重視單元備課,倡導大單元教學,在備課中高度關注常考點、易錯點、易混點、盲點,同時備足訓練題組,確保學生的精準有效練習。
為了提高集體備課和教學研究的可操作性和實效性,啟航集團專門設立了集體備課和教學研究專項獎金,實施“青藍結對工程”,設立“最美導師獎”,有效激發了教師集體備課和教學研究的熱情,涌現出一大批課改能手。
在集體備課中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得以充分彰顯。教師楊勝男幫扶青年教師楊璐璐,焦應超幫扶趙子怡,鐘志東幫扶新聘教師羅亞輝,從學案設計到課堂流程指導,從互相聽課到細節打磨,從開始的青澀不自信到現在的教學組織游刃有余,被幫扶教師很快從眾多教師中脫穎而出。
啟航集團鼓勵教師在專家指導下創生新課型,近年來取得了顯著成果。比如一線教師優化早讀課和自讀課的流程,早讀課:樹標定向——方法指導——限時識記——達標檢測——評價小結;自讀課:明確目標——閱讀批注——合書冥想——摘抄精華——記錄心得。學校嘗試實踐了整理課和提問課。整理課:對照綱目——梳理珍珠——形成導圖——提供范本——完善提升;提問課則秉持“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的理念,在課堂著力培養學生如何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提問課旨在提高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力、溝通力、邏輯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
啟航集團的課堂教學改革新思維還體現在對學生閱讀的重視上。啟航人認為,學生在課堂上的精彩展示,師生間和生生間的精彩對話通常來自日常閱讀的積淀。秉持“閱讀點亮教學”的理念,啟航集團著力打造閱讀特色。啟航集團引入語文主題學習,探索“整本書閱讀、單元閱讀、1+N主題閱讀”等閱讀課型,以此為支點營造海量閱讀和深度閱讀的氛圍。啟航集團拉長了閱讀的能力培養鏈條:看、聽、讀、賞、記、思、說、寫、繪、展、演、講、誦、背等,豐富“大閱讀”的內涵。
在教學樓的閱讀區有定期推薦的“校長書單”,啟航集團每年舉辦的啟航循環讀書節深受學生歡迎:一年級兒歌節,二年級童話節,三年級故事節,四年級國學節,五年級名著節,六年級名家節。啟航集團還研發圖書漂流課、讀書心得分享課、美文鑒賞課、師生共讀課、親子共讀課、混齡閱讀課、聽說讀寫一體化等創新課型與操作流程,讓語文組為“大閱讀”領航。
如今,啟航集團面向社會的“城市書房”正在建設中,本學期將全面開放。這將是啟航集團閱讀特色的又一大亮點。
閱讀不僅是學生的事,教師共讀一本書、建設學習型教師隊伍已經成為啟航集團教師團隊的學習新風。教師主動抽出時間讀書,先后共讀了《給教師的100條建議》《做一個偷懶的班主任》等專著。師生共同開啟的閱讀之旅讓學本課堂的深化奠定了良好基礎。
從受益者到建設者
學本課堂推進5年來,啟航集團的教學改革實現了從教師“教”到學生“學”的轉變。課堂上學生自學、同桌對學、小組合作,板書展示大膽,回答問題積極。這樣的課堂是以學生為學習主體,充分發揮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在民主、平等、自由、寬松、和諧的氣氛中學習。
一批教師的教學創新意識開始覺醒,教師重視閱讀,向下扎根,更多的教師能靜下心來讀書,尤其是讀教學理論書,開始致力于做行動研究,尤其是做課例研究和學情觀察。
在學本課堂建設中,一批青年教師成長為教學改革的領航教師。
語文教師白麗娜在啟航集團工作了9年,見證了教學改革的整個過程。她說,剛開始講文言文都是逐字逐句給學生翻譯,學生整節課都在做筆記,上完兩個班的課,總是嗓子嘶啞說不出來話。現在的學本課堂,學生先根據注釋自學,疏通文意,有問題小組討論,學生總結得很完整。
教師楊靜杰說:課堂“活”了,“悶課”少了,教師不再照本宣科,學生不再打瞌睡。老師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合作學習,課堂真正還給了學生。
學本課堂建設中,受益的不僅是教師,變化最大的當屬課堂上的學生。課堂上學生成了學習主角,從自學到對學再到群學,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其中,參與度很高。語文課堂上,學生的答案創意無限;數學課堂上,學生會因為一題多解而爭論不休。最為精彩的還是學生展示的環節,上臺的學生大膽自信、侃侃而談,學生的評價更是讓展示者發現自己的不足,從而知識掌握得更加牢固。
自主學習給了學生更多的自由思考空間和時間,使孩子的學習興趣更加濃厚了。二(3)班連俊熙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學生,但最大的缺點是探索意識不夠強,這與舊的課堂教學模式有很大關系。通過一個學期的改革,連俊熙從開始的一步一步跟著老師的思維學習到現在主動探索、主動思考,甚至有時會超越老師的步驟探究出新的解題的思路。
學生不僅是學本課堂的受益者,還是建設者。啟航教育集團府東路學校八(4)班學生張睿軒說:“數學課堂上老師通過小組討論讓我們解決問題,然后進行小組展示。在展示的過程中給了我們表現自己的機會。特別是老師讓我們這些優秀學生當小老師給同學講題,讓我們越來越有自信,對學習越來越感興趣。”
八(2)班的地理課上出現了一個奇特現象。自習課上,地理課代表王喆所帶的組原本只有5個人,王喆在給同學講地理習題,講著講著他旁邊圍了二三十人。“這就是我們的課堂,老師逐漸解放,讓孩子慢慢喜愛”!
李昊家是啟航集團藥城路學校八(3)班班長,也是一名學霸。他說:兩年來,我的一切都發生了變化,小學6年好像已經習慣了先聽老師講,再到題海中提升本領。來到啟航,我們需要不斷自學、討論、展示、點評,這是一種全新的課堂模式,我逐漸發現,在啟航,我們真正成為了課堂的主人!
(作者系河南省禹州市啟航教育集團總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