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調節教師男女比例,寧愿選擇低分的男性應聘者,也不愿錄取高分女性應聘者,這難免給人以“矯枉過正”之感。
近日,有網友反映稱長沙市高新區教師招聘中對同一崗位分性別錄取,而在這種情況下,有的應聘者僅考取4分就進入了復審。按照長沙市高新區教育局工作人員的回應,前者是“因為目前小學教育中男女教師比例嚴重失調,而部分學生不夠陽剛,陰柔之氣過重,提升男性教師的比例有助于改善這一情況”;后者,則暫未聯系上考生。
很顯然,這一回應即便完全屬實,也難逃質疑。一方面,小學教師男女比例失調確實是普遍現象,但是,男女教師失調與“部分學生不夠陽剛,陰柔氣過重”未必可以直接畫等號。更何況,我們到底如何定義“陽剛”和“陰柔”,這本身也是見仁見智的事情。在招考中,為了調節教師男女比例,寧愿選擇低分的男性應聘者,也不愿錄取高分女性應聘者,這難免給人以“矯枉過正”之感。
退一步講,學校招聘設置一些男性教師名額,也未嘗不可以理解,但也得優先服從選拔質量的要求,而不是機械地按性別名額錄取。考取4分進入復審,它無關性別差異,都明顯大大突破了社會對于教師招聘嚴肅性的想象。按照百分制來看,這點成績可能連“打醬油”都算不上,居然能夠進入復審,不得不讓人懷疑招聘的公信力。即便不說招聘程序的公正,從結果上看,學校真敢用筆試考4分的男性應聘者?家長能夠放心?為了提升教師男女比例,就可以犧牲教師隊伍質量?
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教師招聘這么嚴肅的事情,教育局工作人員卻稱,考生留下的電話號碼是空號,這到底是拙劣的謊言,還是涉事考生純屬“湊數”?顯然,這起招聘以及相關回應中的疑問,必須要有更嚴肅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