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備受關注。5月21日,為期3天的第十一屆全國自主教育論壇在京閉幕。本屆論壇由中國屈原學會自主教育文化傳承與發展專業委員會和北京市朝陽區垂楊柳中心小學、北京市朝陽區垂楊柳中心小學勁松分校、北京一零一中學溫泉校區等主辦,共分小學和中學兩個會場,來自北京、四川、浙江等地的100余位中小學校長和教師通過主旨發言、公開課、思辨坊等形式,探討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實現自主學習,推動自主教育的實踐,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
“自主教育主要是激活人內在的動力,核心是思維能力的發展,歸根到底是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中國屈原學會自主教育文化傳承與發展專委會主任劉桂旺表示。
“自主的發展將更加聚焦課堂,自主課堂教學將在理論探討的基礎上,轉向實踐層面的自主學習課堂樣態研究,重點構建以問題為導向、以對話為路徑、以生成為資源的自主課堂‘三大樣態’。”劉桂旺表示,下一步,自主教育將更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育家陶行知說,最好的教育是教學生自己做自己的先生。“自主教育恰恰就是這種內外協調、平衡的教育觀的最好體現。”北京一零一中學教育集團校長陸云泉說,“它充分發揮了生命個體的發展性和主體性優勢,尊重不同個體之間的差異性,培養了學生自主思維、自主行動、自主學習、自主審美等能力。”
據陸云泉介紹,北京一零一中學教育集團始終把人放在核心的地位,學校堅持“生態”與“智慧”并重,積極構建生態智慧課堂,關注學生的“生命”“生活”“生長”,為學生更好自主發展保駕護航。
北京市朝陽區垂楊柳中心小學校長鐘亞利對自主教育在思維發展方面的理念表示贊同。“我們要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激發學生的自我意識,先服務自我,對自己負責。”鐘亞利補充說,“自主教育首先要有自主發展的教師,當然學校也要自主發展,設立明確的目標,辦百姓身邊的好學校。”
據悉,本屆論壇改變了以往專家報告為主的模式,更加注重校長、教師具體教學經驗的交流和展示,來自全國各地的校長和教師分享了各校在學校文化、課程建設、課堂教學、家校合作及社區互動等方面的探索和思考。
比如,北京石景山區古城第二小學為學生的學習搭建起廣闊的思維空間,校長劉曉群舉了一個例子,“大單元、大主題教學要求教師從機械地‘學’教材轉向靈活地‘用’教材,促使他們真正將教材知識融會貫通,將本學科、跨學科甚至跨領域的知識和內容進行交叉、融合和優化。通過設計真實的學習情境和學習體驗,為學生的學習搭建起廣闊的思維空間。”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本屆論壇設置了百余節公開課、11場教師思辨會、6個主旨發言、1個校長論壇和1場校長思辨坊,為了給各校構建自主課堂提供支持幫助,本屆論壇成立了由北京教科院專家及北京市中小學特級教師組成的自主教育專家智庫,還邀請42位教學專家分別對百余節公開課進行逐一點評。
(記者崔斌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