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3:30放學時間,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師范附小校門口空無一人,并沒有趕過來接孩子的家長。此時學校的操場上,十幾個孩子正熱火朝天地踢著足球。而各個教室里的孩子們,正在教師的帶領下,有條不紊地開展非洲鼓、葫蘆絲、快板、剪紙、圍棋、版畫、書法等各種社團活動。和齊齊哈爾師范附小一樣,中小學開展課后服務后,家長不再為接送孩子而發愁,在黑龍江已成為常態。
在黑龍江,孩子放學后,學校不僅接得住,而且有效地推進了“雙減”工作:將課后服務與學生作業等“五項管理”有機結合,有效減輕了學生作業負擔;吸引孩子在課后時間回歸校園,切實減輕了學生的校外培訓負擔。4月下旬,一項有45.3萬人參與的調查顯示,黑龍江中小學課后服務滿意度達90.19%。
黑龍江的中小學課后服務是如何助力“雙減”的?為什么會有這么高的滿意度?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進行了深入采訪。
小支點撬起大民生——
強化頂層設計著力解決百姓“急難愁盼”
今年春季開學,黑龍江省政府將課后服務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的一項重大突破在全省鋪開,并將課后服務納入規范辦學行為重要內容,納入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指標體系。
黑龍江省教育廳廳長趙國剛告訴記者,目前全省13個地市全部印發了中小學課后服務的文件,開展課后服務學校2767所,占應開課學校總數的95%以上;參與學生達到201.3萬人,占應參與學生總數的94%;參與教師達到16.3萬人,占教師總數的70%,基本實現了有服務需求的學生全覆蓋、區域全覆蓋和中小學學段全覆蓋。
“2017年,教育部印發《關于做好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當時我們就意識到,開展中小學課后服務勢在必行。”黑龍江省教育廳副廳長姜同河解釋說,“這既能解決家長‘三點半’接孩子的尷尬,又能彌補差異化學習的不足,加強對學有困難學生的輔導和學有余力學生的指導,對社會、學校、家庭來說都是有積極意義的。”
課后服務看似簡單,實則是群眾“急難愁盼”的重大民生問題。2017年3月,時任齊齊哈爾市市長、現任市委書記李玉剛就主導開展課后服務,提出要解決“三點半”放學后家長(特別是雙職工)接送孩子難題,當月該市就啟動開展中小學課后服務工作。在哈爾濱,城區各小學也按照市委、市政府“盡快辦”的重要批示,自2017年10月10日起啟動課后服務,以實際行動“為民服務解難題”。
作為全國較早啟動課后服務的省份,課后服務到底怎么開?如何才能獲得家長和學生的認同?對此,黑龍江省教育廳在省內的多個地級市進行座談和問卷調查,重點了解家長的關鍵需求。
“我們的家長大部分在礦區工作,一大早就去上班,很晚才回家,有的甚至不回。調查顯示,我校98%的家長都表示需要課后服務。”大慶一中黨委書記郭運育介紹。
“我們在調查時發現,高中學生家長對課后服務的需求特別大。”黑龍江省教育廳基礎教育一處處長王曉霞介紹,這讓黑龍江決心在高中階段也開展課后服務,而不局限于義務教育階段。
在廣泛聽取各級教育行政部門以及群眾意見之后,黑龍江省教育廳對課后服務進行了精心設計:小學階段突出興趣愛好、特長特色等目標引領;初中階段突出“五育”并舉、特長培養等學業質量;高中階段突出生涯規劃指導等。
在課后服務時間上,黑龍江原則上規定為正常上課日的下午放學后,結束時間不早于17:30,畢業年級可以適當晚一些,并且探索開展彈性離校做法,課后服務時間內家長可以隨來隨接,努力做到與家長下班時間相適應。
“推進課后服務,我們堅持四個原則:一是堅持自愿性原則,不得強制或變相強制參加或不參加;二是堅持公益性原則,政府部門合理確定運行成本,并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參加課后服務實行免收費政策;三是堅持公開性原則,服務時間、服務方式、服務內容、安全保障措施、收費事項等主動告知,自覺接受家長和社會監督,嚴禁以課后服務名義超標準、超范圍亂收費;四是堅持服務性原則,嚴禁將課后服務變相為集體教學或集體補課。”趙國剛說。
為了保證實際運行情況不偏離政策設計初衷,黑龍江省教育廳牽頭建設了課后服務網絡平臺,并積極探索一站式繳費功能,實現全流程公開、全過程監管。在課后服務中,教師按課時領取服務報酬,激發了教師的積極性與能動性,提升了課后服務質量。
小管理解決大難題——
與“五項管理”相結合推進課后服務
“孩子上小學起就是我輔導孩子寫作業,到中高年級之后,真是感覺越來越吃力。現在,學校讓孩子在課后服務時間完成家庭作業,老師面批講解,一下子就把我們家長給解放出來了!”齊齊哈爾市龍沙小學五(4)班學生崔博涵的媽媽盧笛說。
雖然在學校課后服務開展之前,“小飯桌”等校外托管班承擔了輔導學生寫作業的功能,這固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家長的需要,但也存在著難以監管、收費較高、食品安全無法保證、教學不規范等問題。
“我們把中小學課后服務作為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重要抓手,課后服務時間優先完成作業,努力實現小學作業不出校、初中作業不超綱、高中作業不越界。同時,加強家庭教育指導,達成教育共識,同步規范校外培訓機構,進一步緩解了家長的學業焦慮和經濟負擔。”王曉霞說。
在哈爾濱市大同小學,每天下午5:30放學后,副校長王志濤都要站在校門口,檢查哪個學生背了書包回家,如果發現有帶作業回家的情況,馬上找教師詢問情況。
2021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提出,要抓好中小學學生作業、睡眠、手機、讀物、體質管理。“五項管理”看似小事,但都是關乎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的大事。黑龍江省把課后服務與“五項管理”結合起來,有效化解了這些困擾學校、家長多年的難題。
齊齊哈爾市教育局局長劉鳳德告訴記者,在齊齊哈爾,通過課后服務,90%的學生在校內完成作業。在黑龍江,網絡調查數據顯示,94%的家長認為課后服務能夠幫助學生及時高效完成作業,減輕課業負擔。
“孩子在學校就把作業寫完了,回家后很輕松,每天晚上8:30就能上床睡覺,早上7:10起床,8:15到校。孩子睡眠充足了,身體和精神狀態越來越好。”哈爾濱市阿城區勝利小學一(5)班學生劉雨澤的媽媽辛秀麗對學校的課后服務非常滿意。
學校開展課后服務,不僅使學生的手機使用得到有效管理,也使得學生的體育鍛煉有了充足時間。此前,黑龍江學生的超重問題曾經受到媒體關注,高緯度地區的寒冷天氣給戶外運動的開展帶來不便。現在,課后服務保障了學生每天校內一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黑龍江各學校還在探索普及冰上運動。
“由于在學校把作業寫完了,孩子晚上回家我們還能在一起看看課外書、聽聽音樂,要不就一起出去打羽毛球、跳繩,增強了孩子體質,真是太開心了。”盧笛說。
課后服務時間也是化解學生課外閱讀時間不足、質量不高的一個重要契機。齊齊哈爾市二馬路小學利用課后服務時間組織各年級學生開展“親近自然”“科學之旅”等系列主題讀書活動,哈爾濱阿城三中也在課后服務時間組織學生開展文學鑒賞活動。
“學校課后服務的開展,不僅減輕了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也使得學生的睡眠、手機、讀物、體質等管理得到有效落實。同時,學生回歸校園,也有力地促進了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工作。”劉鳳德說。
黑龍江中小學課后服務,主要采取“自主作業+社團活動+個性答疑+生涯規劃”的模式,大致可以分為“兩段式”和“4+1”兩類,“兩段式”即每天學生先由教師輔導完成作業,后進行自主活動;“4+1”即每周中的4天由教師進行作業輔導或組織班內活動,剩余1天為“無作業日”,主要用以組織學生開展各種社團活動。
“‘五項管理’,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時間管理的問題,我們把課后服務管理好,把時間有效管理好,就能把這些落到實處。”王曉霞說。
小切口開展大教育——
打造課后立德樹人大陣地
“這一封書信來得巧,天助黃忠成功勞。站立在營門高聲叫,大小兒郎聽根苗——”走在哈爾濱市繼紅小學的教學樓里,記者聽到了五(9)班學生李昊軒稚嫩卻激昂的唱腔。
繼紅小學校長孫欣告訴記者,李昊軒雖然年齡不大,但卻是學習了4年京劇的“資深票友”。他學京劇并不是通過校外培訓機構,而都是通過學校提供的課后服務。
在繼紅小學,每周二下午以社團活動形式開展課后服務,有籃球、輪滑、冰壺、剪紙、陶藝、手風琴等70多個社團供學生們自主選擇。
“作為家長,我當然希望孩子能有一個快樂多彩的童年。孩子先后參加了學校的跳繩社團、籃球社團、京劇社團、小號社團、手風琴社團、機器人社團、合唱社團等,每個社團都學有所得。”哈爾濱市繼紅小學四(5)班學生于瑞澤的媽媽張睿說。
社團活動與課后服務有機結合,發展了學生的興趣愛好,促進了學生全面成長,而且能夠有效地把學生從校外培訓機構吸引回校園。在齊齊哈爾,中小學在課后服務中共開設了科技、藝體、經典閱讀等3328個社團,實現了“校校、班班有社團”。
此外,黑龍江各地各校還積極探索,確保課后服務規范高質。哈爾濱阿城區統籌制定課后服務配套政策,印發了《關于嚴禁校外培訓機構進校園通知》《阿城區學校課后服務資金管理制度》等,確保課后服務規范有序。齊齊哈爾市龍沙小學還將課后服務與綜合實踐、研學實踐有機結合起來,組織學生走進市博物館、走進扎龍濕地、走進龍沙法院、走進農民蔬菜大棚等開展校外實踐活動,讓他們從中感受家鄉的美和日新月異的變化。
在黑龍江,生涯教育是中學課后服務的重要內容。哈爾濱第三中學成立了家長職業聯盟,邀請家長進班級介紹職業生涯,引導學生對未來的專業和職業建立起初步的設想和規劃。大慶市也要求中學在課后服務時間適當增加學生群體性心理調適技巧講座,鼓勵學校開展生涯規劃指導等活動。
黑龍江還鼓勵學校采取購買服務方式,與校外活動中心、校外專業機構、研學實踐基地等合作開展特色化、專業化課程,增強課程的系統性、實踐性、技能性。
哈爾濱市教育局局長王長文告訴記者,哈爾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課后服務工作,市委書記王兆力直接過問政策的出臺并跟蹤問效。哈爾濱市在學校各功能館室、資源場所全開放的基礎上,積極吸引符合條件的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少年宮、高校、科研院所、社區等公益性專業機構、有資質的社會機構及奧運冠軍、民間藝人、能工巧匠、退休老教師、大學生等參與校內課后服務,滿足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多元服務需求。
在激發教師能動性外,黑龍江許多學校還充分發揮家長志愿者的作用。截至今年5月,僅齊齊哈爾市就有2175名家長參與到課后服務當中。
在引入校外機構方面,黑龍江省加強審查,嚴把校門關。“引入什么樣的機構、機構人員有沒有資質、是否存在安全隱患等等,我們都要進行嚴格審查。”黑龍江省教育廳基礎教育一處副處長陸維超介紹,黑龍江不允許學校在課后服務中引入營利性校外機構。
“課后服務不僅僅是一種看護服務,更主要的是一種素質教育的延伸,必須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系統推進。我們要打造課后立德樹人大陣地,推動課后服務向課后教育提升,全方位培養學生興趣和能力,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黑龍江省教育廳副廳長董成說。
(記者蘇令楊文軼)
關鍵詞: 課后 立德樹人 大陣地 全方位 培養學生 興趣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