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使中小學生獨立完成作業,提高作業的質量和效益,是當下中小學教師亟須解決的大問題。我認為,具體實施中應做到五個“重”。
編排重“趣”。一是要有童趣性,開發富有智慧、充滿童趣,少年兒童喜聞樂見的作業資料,精心設計符合少年兒童特點,激發學生童趣的作業;二是要有多樣性,要根據少年兒童的認知特點,注意作業編排設計的多樣性,多設計運用感官、感知、全方位、多角度認識事物的作業,用圖畫、照片、剪報、互聯網資料、手工制作等手段,編排多樣性的作業;三是要有科學性,在深入研究課程、教材、學生的基礎上,梳理學科多元的核心知識和核心技能,重視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的培養,杜絕無效低效作業。
布置重“精”。一是要精心研究,發揮教師的作業設計和診斷能力,強化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核心素養上的發展性功能,加強作業的有效性研究,提高作業的訓練價值;二是要精確規劃,立足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確保作業布置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努力削減高耗低效的內容,增加探究性作業,實現作業形式的重構與轉型;三是要精準分層,要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不同需求以及知識掌握情況,布置不同難度梯度的作業,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切實學有所獲。
練習重“放”。變封閉式作業管理為開放式的激勵,鼓勵學生創造性完成作業。一是加強管理,針對作業落實過程中的問題,突出學生作業指導,加強學生作業管理,關心學生作業過程,用有效的手段促進作業效益提升;二是加強家校同建,凝聚擔當共識,增加制作類、活動類、觀摩類和實驗類的親子作業,豐富中小學生的作業范疇,喚醒學生的學習激情;三是加強課堂作業管理,注重課堂作業的練習安排,建立信息化學習平臺,設置作業管理模塊,及時準確發送提前設計好的作業,當堂檢測,自動批改,自動統計,教師進行針對性講解和輔導,學生根據答題情況制定改進學習的策略。
批改重“糾”。要把批改工作做好,中小學教師必須做好三項工作:一是糾內容,對于學生的作業,要客觀指出知識與技能方面的正確與錯誤,充分肯定學生正確的思維方式和克服困難的方法,使批改起到激勵和導向作用;二是糾方式,要用賞識的眼光和心態批閱學生作業,尋找學生的閃光點;三是糾距離,要讓作業批改成為師生一起進行學識交流、情感溝通、志趣相長的協調發展過程,從而拉近師生距離,升華師生感情。
講評重“盯”。作業講評作為作業批改的繼續,對學生鞏固基礎知識、改善認知結構、激發學習興趣、發展學生能力等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是盯意識,要讓學生意識到做好作業是自己的一項責任,是向老師和同學展示能力與才華的重要方式;二是盯目標,教師必須清楚一節作業講評課要達到什么目標,找出共性問題,進行準確分析,從而對典型的帶有傾向性的錯誤予以重點分析;三是盯技巧,教師要善于抓住機會,引導學生多進行反思,歸納總結,從而使學生的解題過程更趨完善合理,思維能力不斷深化提高,答題技巧日臻成熟,有效提高答題水平,提升學習效率。
(作者單位系河北省曲周縣教育體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