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浙江省寧波市江北新城外國語學校牢牢把握新時代立德樹人的新內涵和新要求,注重德育內涵建設和文化重構,把構建信息化德育體系作為提升德育管理水平的首選策略,致力于生態德育特色品牌的打造,形成多元開放的德育機制,積極構建“信息化時代的德育生態園”,使學校成為師生和諧發展的精神家園。
更新觀念
奠定育人基礎
學校構建德育生態園,主要目標是豐富學生的生命體驗、優化學生的生活方式,為學生可持續發展服務。
確立新的德育價值觀。江北新城外國語學校以培養“志向高遠,品德高尚,氣質高雅,能力高強”的優秀學生作為生態德育的價值取向。學校疏通德育價值實現的多種渠道,切實加強以班主任為骨干的德育隊伍建設,努力營造“事事是德育內容,處處是德育陣地,人人是德育價值的創造者”的生態德育氛圍,讓師生在構建德育生態園的過程中創造德育價值,并由此產生實現自我價值的成就感。
確立新的德育主體觀。構建德育生態園,必須堅持“教師主體和學生自我教育主體”的雙主體德育觀,以“有德之人”施“有德之教”,以“有德之教”育“有德之人”,師生互動,達到共建、共享、共同成長的德育境界。使學生成為德育生態園的主體,關鍵是要滿足學生的成功、成長、成才的需求,用愛心去激勵學生的主體意識,使學生在與教師平等、民主的互動過程中認識自我、體驗成功,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實踐行為;使教師成為德育生態園的主體,從管理層面看,要建立健全促進教師可持續發展的激勵機制。引導教師樹立正確的育人觀,使其在培養學生道德品質的過程中體驗成功。從教師層面看,應將自己作為一個積極主動的、有創造潛能的自在個體進入德育生態園的構建過程,在提升自我的實踐中引領學生精彩人生。
探索路徑
創造實踐平臺
構建德育生態園必須遵循生活實踐、知行統一、活動體驗等原則,為師生共建共享生態德育創造實踐平臺。
豐盈內涵,借力現代化。首先,他們以IS系統助力課堂智慧德育。為加快德育信息化建設步伐、提高教師信息化操作水平、扎實推進學校德育現代化建設進程,學校多次邀請信息技術專家舉行“IS智慧系統實踐應用”專題講座。培訓專題旨在通過IS智慧平臺打造一個智能、實用、高效、安全的德育智慧課堂,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作用,進一步推進信息化德育生態園的建設。
雙城聯動,共享德育資源。學校的同步課堂搭建起跨區域的優質教育資源互惠、共享平臺,利用科技支撐,打破地域限制,互研互進,智慧共享。學校與江北實驗中學、貴州省黔西南州冊亨縣第三中學召開了以“疫情下的智慧德育管理”為主題的三校聯合德育研討會。為班主任、青年教師搭建了一個相互交流與學習的平臺,進而開拓教育視野、提升德育素養,更好地引領學生健康成長。
理想課程,師生共同成長。他們以精雅德育構建“四色”課程。
“四色”課程包括以傳承傳統、弘揚民族精神、培養學生愛國主義及革命傳統為核心的紅色課程,以品格修養、文明行為養成為核心的金色課程,以尊重生命和促進個體發展為核心的綠色課程,以多元文化、面向未來為核心的藍色課程。培養學生勇擔國家責任、社會責任、集體責任、家庭責任和個人責任。
社團搭臺,發展創新思維。學校雖地處寧波江北農村,但在學校的重視和大力支持下開設了機器人社團課,參加的學生每天都有一節課時間學習機器人知識,讓學生體驗機器人的無窮魅力,發展創新思維,提升問題解決的能力。幾年來,在師生們的共同努力下,成績斐然。學生參加WER機器人2019賽季世界錦標賽獲得兩個一等獎、一個二等獎;參加寧波市青少年機器人競賽獲一等獎,并在省賽中獲二等獎;程序設計項目“古詩詞練習系統”獲得浙江省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比賽二等獎等。
帶“賽”提“能”,走向更大舞臺。在剛剛結束的浙江省初中教師教育機器人技能展演活動中,學校羅毅老師脫穎而出,最終獲得省一等獎。為了讓學生能夠掌握新知識,這些年來羅老師邊學習邊輔導,不斷吸收和鞏固相關知識,最終走上省級領獎臺。
深度反思,建立學生“三色”心理電子檔案。為關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形成學校、家庭的教育合力,學校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建立了心理健康“三色檔案”。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將檔案分為紅、黃、藍三色。建立紅色檔案的學生,即已經出現一定心理危機,需要心理教師與班主任予以“一對一”的關注和疏導;黃色檔案的學生一般為家庭情況特殊、成長經歷較為曲折或是有不良行為傾向的學生,例如單親家庭的學生或留守兒童等,是需要老師和家長多多關注的人群;建立藍色檔案的學生一般家庭環境較好、身心健康,只需老師和家長多予以溝通,并開發其潛能,及時解決成長中遇到的問題。
線上活動
持續打造德育新亮點
線上特色德育培訓。在政教處、教科室的推動下,新城外國語學校各年級組積極開展題為“寧波市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新冠肺炎防控知識培訓”線上培訓活動。使大家對新冠肺炎防控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停課停聚”卻停不了學習的腳步。班主任齊聚線上,圍繞“疫情背景下如何調節學生心理”這一主題開展研討活動?;顒又?,教師們針對師生互動、作業反饋、家校溝通等方面,積極分享自己的成功做法,并提出了自己的困惑。教師們毫無保留地分享寶貴經驗,協作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弘毅表彰是學校德育特色活動,新冠疫情的突發,嚴重打亂了學校的教學計劃和步驟,但卻沒有擾亂師生們的心。教師們轉身成為了“網絡主播”,教與學有序推進。學校還打破常規,另辟蹊徑,創造性地舉行了各年級線上弘毅表彰大會。同時有效開展線上家長會,各科任課教師根據本班的學習情況,提出學生的發展建議。
構建信息化時代的學校德育生態園是一項系統化工程,更是一項創新性工程。江北新城外國語學校圍繞“德育生態+教師”“德育生態+課程”“德育生態+文化”以及“德育生態+科研”等重點內容研究創新,形成“機構健全—課程滲透—活動強化—實踐養成—管理保證—科研深化”的德育長效運作機制,為學校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不僅如此,江北新城外國語學校將著力構建5G技術下的教育場景,使德育信息化資源迭代,給學生提供更優質的成長教育空間,實現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無障礙溝通,促進優質資源的同步分享以及跨領域、跨空間的德育學習和教研。
(寧波市江北新城外國語學校書記、校長陳軍民)
關鍵詞: 積極構建 信息化時代 德育生態園 師生和諧發展 精神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