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我陪太太登紫金山。眼看峰頂越來越近,但背上的兩瓶礦泉水卻越來越沉。我不由自主地念叨:“遠路無輕擔呀!這么一點礦泉水,竟讓我感覺好重、好累。”太太說:“我現(xiàn)在一點都不渴,喝不下,你要能喝的話就喝了吧。”面對太太關(guān)切的眼神,我咕咚咕咚把兩瓶礦泉水一飲而盡,再也沒有那種負重勞累的感覺,輕松了好多。
到了山頂,在一棵樹下,我們和另外一家人席地而坐。這家?guī)Я巳齻€孩子,其中一個男孩竟然趴地上寫假期作業(yè)。我不由自主地湊過去看,竟然立即發(fā)現(xiàn)了一道錯題“7毫米=百分之七米”。教師的職業(yè)病霎時開始泛濫,我情不自禁地提醒:“小朋友,這題你做錯了!”
孩子看著我一臉愕然。我先是滿臉堆笑,接下來又嚴肅地對他說:“我是數(shù)學老師喲,你知道毫米為什么叫毫米嗎?你用爸爸的手機查查,會有讓你驚喜的收獲!”當孩子看到“毫”的第5個義項(千分之一)的時候,高興得躥了起來:“我懂了,‘毫’是千分之一,1毫米就是千分之一米,7毫米就是千分之七米,我以后再也不會錯了。”接著,他自己又查到了“厘米”的“厘”是百分之一,“分米”中的“分”是十分之一,并高興地主動給其他孩子和家長進行講解和分享。
看著他發(fā)自內(nèi)心的興奮、快樂的樣子,一直在旁邊靜靜觀察、同樣是教育工作者的太太滿是欣慰地感嘆道:“這孩子真的懂了、理解了。理解是人對事物本質(zhì)的認識,就是通常我們所說的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其實,孩子真的理解了所學的知識,就會產(chǎn)生出一種天然的快樂。”
我心里一動,忽地想到了我剛剛喝掉的那兩瓶礦泉水。
為什么同樣是“我+兩瓶礦泉水”,喝到肚里就再也沒有一點負重的感覺呢?因為水已經(jīng)內(nèi)化為我身體的一部分,和我融為一體,不僅不是負擔,還成為生命能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支持我繼續(xù)攀登。而背在肩上的水,和我是分離的,是外掛,它不能參與我的生命活動,只是一種額外的負擔,不僅不能為我攀登賦能,反而使我越來越疲憊。
這與學生的學習過程同理。學習中,學生理解的知識,就如同“喝到肚里的礦泉水”,它被學生悅納進自己的身心之內(nèi),和自己原有內(nèi)存的思想、觀點、信念、知識等和諧地融合在一起,成為學生心理、思想、生命的一部分,成為學生繼續(xù)學習成長的新儲備、新支撐和新動力。而沒有理解,只靠死記硬背、機械套用、模仿的知識,都是硬生生“掛在學生肩上的礦泉水”,不能給學生增智長慧、不能為學生的繼續(xù)學習和成長賦能,相反,它還會成為孩子心智的累贅、前進的包袱、困難和障礙。
令人遺憾的是,從一年級起,很多學生對很多知識并沒有真正理解、消化、吸收為自己思想、生命的一部分,而是被迫成為心智的外掛,這種心智的外掛比實體的重物更可怕,因為它是無形的,很難被教育他的成人(教師、家長)發(fā)現(xiàn),更別提感同身受了。幾年下來,學生如被迫的蝜蝂,背上很多不求甚解的東西,終有一天,他再也背不動了,再背下去就會被壓死了。剎那間,我一下子理解了那些曾在學習中苦苦掙扎后、最終放棄學習的學生。
悟到此的那一刻,我立刻把這個“礦泉水理論”分享給同事:一定要想方設(shè)法讀懂學生、理解學生,理解學生如何理解,以學生能理解的方式教學數(shù)學。只有讓學生在對當下學習的知識全部真正理解的基礎(chǔ)上,才能推進后續(xù)的教學,教師一定要為學生真正的理解而教,讓學生基于真正理解而學。
(作者單位系南京赫賢學校)
關(guān)鍵詞: 為學生 真正的理解 而教 讓學生 基于真正理解 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