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教育系統深入貫徹落實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把對標對表黨的教育方針、深入學習貫徹《意見》精神、扎實開展好“雙減”工作作為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重要內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持續強化學校教書育人主體功能,全面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管理,切實減輕學生負擔,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一、加強引導規范,“疏”“堵”結合抓“雙減”
一方面,在校內提質減負,實現“三個優化”。一是優化課堂教學改革。遵循教育規律、堅持因材施教,精準分析學情,以學定教,注重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打造高效課堂,強化課堂主陣地作用。二是優化作業設計,倡導探究性作業和實踐性作業,探索跨學科綜合性作業,鼓勵布置分層作業、彈性作業和個性化作業。三是優化課程設置。對標國家課程設置標準,開齊開足全部課程,保證音、體、美、綜合實踐等課程教學時間,保障課外興趣活動和每日校內體育鍛煉時間。
另一方面,在校外規范減負,做到“三個堅決”。一是堅決落實校外培訓機構事中事后監管。二是堅決取締“黑機構”。多部門聯動,開展為期6個月的專項行動,嚴厲打擊隱藏在居民小區、辦公樓、寫字樓、住宅樓等場所開展各類違規培訓的“黑機構”。
二、突出工作重點,“管”“控”結合促“雙減”
一方面,在規范教學和作業水平上實現“三個加強”。一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規范教師從教行為,提高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素養,堅決杜絕教師“課上不講課下講、課上少講課后講”行為。優化教師資源配置,促進城鄉教師流動。強化教師培訓,不斷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二是加強教學管理。嚴格落實國家課程設置方案,規范課堂教學,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優化教學方法,科學使用教材,強調精講精練,考試不出偏怪題。遵循學生認知規律和年齡特點,堅持“零起點”教學,杜絕“提前教學”“超綱教學”。三是加強作業管理。統籌作業總量,建立作業公示制度,根據學情變化實行動態調整。嚴禁教師用手機布置作業;嚴禁要求學生利用手機打卡或完成作業;嚴禁要求家長代為批改作業。
另一方面,在落實作業、考試和睡眠要求上做到“三個控制”。一是控制作業難度。二是控制考試次數。三是控制睡眠時間。
三、形成廣泛合力,“督”“導”結合保“雙減”
一方面,督促各級教育部門抓好三個環節。一是強化政府履職。各級教育督導部門將作業管理納入縣域義務教育和學校辦學質量評價,作為規范辦學行為督導檢查和責任督學日常監管的重要內容。堅持屬地管理,從嚴審批校外培訓機構,常態化開展培訓機構督導檢查。二是加強社會監督。各級教育行政部門面向社會設立監督電話和舉報平臺,主動接受學生家長和社會監督;建立校外培訓機構動態“黑白名單”機制,及時處理違規培訓的投訴,曝光違法違規典型案例。三是開展實地調研。自治區教育廳將有針對性地開展實地調研,對違反有關規定、造成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地的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作出相應處理。
另一方面,引導家校社協同提升三項能力。一是提升家校協同合力。加強宣傳工作,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合理安排孩子課余生活,理性看待校外輔導培訓的作用,不盲目攀比跟風報班,不額外增加學生家庭作業負擔,遏制校內減負、校外增負現象,形成家校協同育人合力。二是提升學生綜合實踐能力。開展研學旅行實踐教育,讓學生走出校園,拓展視野、豐富知識,著力提高中小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三是提升課后服務供給能力。指導各地進一步擴大課后服務覆蓋面。截至目前,城區中小學課后服務開展率已達66%,全區參與學生數80.54萬人。
下一步,自治區教育廳將進一步強化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的主體責任,制定實施意見,明確工作目標,提出工作方案,細化工作任務,堅持系統治理、標本兼治,不斷強化學校的育人主陣地作用,加大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力度,切實減輕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積極回應人民群眾的廣泛關切。
(作者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教育工委副書記、自治區教育廳黨組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