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國青少年校園網球特色學校”“全國生態文明教育特色學校”,濰坊實驗中學砥礪奮進,秉承“沒有學不好的孩子”的教育信仰,準確把握勞動教育本質,樹立協同育人、協同勞動教育的思想,以“讓每個孩子的一生成為一個精彩的故事”為辦學宗旨,大力開展新時代勞動教育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不斷豐富勞動課程資源,拓展課程實施途徑,通過“勞動課程三化建設”,將三個層面的勞動教育資源轉化為課程,提高勞動教育質量,不斷推動素質教育向更優質化的方向發展,走出了新時代勞動教育的新路子。
多措并舉
形成勞動教育認知合力
開展勞動教育,首先要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和態度,明確勞動教育的價值與意義。學校通過出臺政策性文件、召開學校大會的方式,推動全體教職工全員參與勞動教育課程,并且適時邀請專家進校園,舉行專題教學交流,讓教職工達成關于勞動教育的新認知;通過加強學校與家庭聯動,讓家長積極參與到學校勞動教育課程的開發中,促進家長對于勞動教育價值認知的提高;通過將勞動教育滲透到各學科中,重塑學生的勞動價值觀,增強勞動教育的驅動力。學校、家庭和學生三位一體,形成認知合力,積極配合,作為勞動教育的建設者和提倡者,共同促進高中勞動教育的發展。
三個層面
構建勞動教育特色體系
在學校勞動課程層面,學校著眼于勞動教育課程的開發。學校以班級為單位,開設種植園課程、洗手間課程、校園衛生課程等,將學校日常工作、重大活動、校園建設等方面內容,轉化為勞動教育課程資源。比如,學校的維修課程,在學科教學中融入勞動教育、校園環境的改造、學校重大活動或迎接外來參觀團時的引導與服務等。此外,結合學校文化背景與主題課程,有意識地將學校的主題課程、特色文化轉化為勞動教育課程資源,引導學生參觀學習,或者參與到一些簡單的勞動活動過程中去,提升勞動意識,進一步體會勞動教育的價值所在,明確社會分工雖然不同,但勞動是平等且具有同等價值的。
在校外活動課程層面,學校著眼于勞動教育課程的創新。學校將勞動教育課程總體設計流程有意識地向校外延伸,以校外資源為中心,開發校外活動課程,將勞動教育課程與校外資源充分結合,將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主題課程活動、綜合素質評價研究性學習等轉換為勞動教育課程,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展會或運動會等重大活動的志愿服務工作,以勞動楷模或勞動精神為研究對象開展研究性學習和職業體驗活動。與此同時,學校還與企業、農場建立勞動教育課程實踐基地,并圍繞基地開展穩定的勞動教育課程活動,推動勞動教育課程資源與學校資源的整合。
在家校育人層面,學校著眼于勞動教育課程的體驗。通過與家長的溝通,學校將學生的家庭教育、家庭活動轉化為勞動教育課程資源,比如,在“今周我當家”活動中,從學生的個人家庭生活與家務勞動等方面入手,了解學生個人層面的生活作息和生活規劃、與家庭成員相處方面的家庭聚會組織、家務勞動方面的分工與互助、拿手菜的學習與制作等,將家庭活動與學校的勞動教育資源、校外的勞動教育資源相結合,形成新的勞動教育資源。
三化建設
彰顯勞動教育發展格局
實現勞動課程結構化。勞動教育課程的開發是循環往復的,在開發的過程中,學校將課程資源以一定的框架、結構進行整合,有意識地開發,有意識地放大課程目標,通過課程實現學生勞動價值觀、勞動素養的全面塑造。為深入貫徹落實有關文件精神,學校在基本學科中著重加強學生勞動教育觀念和相關學習的培養,在一些技能型學科中著重加強中小學生的動手能力,通過在課堂中讓學生親自動手,從而不斷鍛煉其意志品質,提高學生的勞動水平。
實現勞動課程校本化。不照搬其他學校或其他地區經驗,學校根據自身的設施設備、師資力量、政策制度、現有課程等情況,進行課程開發,將課程資源校本化,保證勞動教育課程的順利實施,并利用師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將勞動教育課程做出特色,提升勞動教育課程的針對性。
實現勞動課程階段化。高一、高二、高三學生能力不同,學校不搞一刀切,而是因材施教,以學生為中心,根據各學段的年齡特點和接受程度,制定各個環節的教學目標、教學手段,不斷完善和改進,設置目標不同、方法不同的勞動教育課程,通過課程的階段化將各種活動規范起來,實現學生勞動意識的漸進式增強,取得了良好效果。
評價引領
推動勞動教育縱深發展
勞動教育評價體系是勞動教育中重要的一環,也是關鍵的一環。班級首席導師和9個目標團隊進行會商,形成一套合理的評價機制,利用每周的主題班會,評選勞動優秀個人和勞動之星等榮譽稱號,突出勞動教育的價值,引導學生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
實現學生全面發展,是時代賦予的教育使命,學校主動增加勞動實踐課程,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完成勞動成果,班級評價團隊對學生的勞動成果進行評估,通過評價引領的方式,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都重視起來,在教育理念上協同滲透勞動理念、弘揚勞動價值,在實踐上通過家庭、社會和學校的配合,使學生在實踐中不斷增強自身能力,進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少年強,則國強。在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的新征程中,濰坊實驗中學堅定不移,緊跟黨和國家發展需要,滿懷熱忱,守正出新,以勇立潮頭的氣魄和胸懷,奏響新時代勞動教育的更強音。
(作者 唐培森 李炳成 鐘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