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鄉村學校各方面條件比較艱苦,教師們把鄉村學校當作跳板,來了留不住。現在越來越多的教師愿意留下來扎根鄉村教育。”說這話的時候,姚玉捧正忙著給學生們盛飯添湯。姚玉捧是湖北省黃石市陽新縣大王鎮中莊小學教師,大學畢業后在這所鄉村學校工作了9年。
像姚玉捧一樣,在湖北,越來越多的鄉村教師“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指出,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
鄉村振興必先振興鄉村教育。發展鄉村教育,教師是關鍵。
黨的十八大以來,湖北省堅持把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擺在優先發展戰略地位,堅持把鄉村教師作為辦好鄉村教育的源頭活水涵養,不斷強化省級統籌,創新體制機制,加大保障力度,一支“熱愛鄉村、數量充足、素質優良、充滿活力”的鄉村教師隊伍正在加快聚集。鄉村教師成為發展更加公平更有質量鄉村教育的基礎支撐,也成為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
政策保障建好建強鄉村教師隊伍
“我們中莊村的老百姓,對中莊小學非常滿意,很認可。”中莊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李相華說。
在中莊小學校長陳建軍看來,學校辦得好,離不開一支優秀的鄉村教師隊伍。“我校教師都領有鄉村教師補助,在學校都有住房。只有生活有了保障,教師才能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業之中,才能帶領學生們健康快樂成長,學校辦學才能贏得社會、家長一致好評。”陳建軍說。
湖北省委、省政府始終把教師作為教育事業發展的第一資源、第一投入、第一動力,把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多次到鄉村學校調研,看望慰問鄉村教師代表。湖北省先后印發《關于創新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機制的意見》《關于加強全省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實施辦法》等政策文件,著力解決鄉村教師“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等問題。
為了解決鄉村教師師資不足的問題,湖北省擴大增量、盤活存量、保證數量,建立健全省級統籌補充機制,缺額全補,政策實施以來,累計招聘7萬余名高校畢業生到鄉村任教;實施全科教師定向培養試點,試點地區累計招生2000余人。
程琳是到鄉村任教的7萬余名高校畢業生中的一員。大學畢業后,程琳來到黃岡市蘄春縣獅子鎮中心小學任教。3年間,也曾因為家在武漢,考慮要不要回武漢工作。對教育事業的熱愛,讓她堅定地留了下來。她說:“我是一名鄉村教師,我愿意用青春和激情為蘄春的教育事業書寫新的篇章。”
為了保障鄉村教師待遇,讓鄉村教師安心從教,湖北省實施了鄉村教師專項補助,落實鄉村教師生活補助制度,每年投入2.4億元,5.8萬名鄉村教師受益;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校骨干教師補助制度,省財政每年投入1.5億元,3.4萬名鄉村教師受惠。
湖北省還建立了符合鄉村教師職業特點的職稱評價體系,全面實施鄉村教師職稱定向申報、定向評審、定向使用改革。近年來,全省有8500余名農村教師通過綠色通道實現了職稱晉升。2018年,湖北省第十批特級教師名單公布,單列農村教師指標,單獨評審,評出的307名特級教師中有72名農村義務教育學校特級教師。
湖北省也高度重視教師規模培訓,統籌實施“國培計劃”和省級中小學教師培訓,中央和省財政每年投入約1.3億元,形成農村教師普惠培訓、骨干教師提升培訓、優秀教師研修培訓的培訓體系。湖北省近3年培訓中小學教師約36萬人次,其中鄉村教師占比約70%。大別山、武陵山、三峽庫區等山區,基本實現鄉村教師全員輪訓。
湖北省多措并舉、精準施策,建立了穩定而優秀的鄉村教師隊伍。
黃石八中教育集團總校長郭茂榮從教40年,他以工作室為載體,創新校長培訓模式,培養了一大批留得住的鄉村校長。郭茂榮結對幫扶的陽新縣大王中學校長李軍也已扎根農村學校20年。李軍說:“扎根農村,把家鄉的孩子教育好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
越來越多的鄉村教師熱愛鄉村,扎根鄉村。鄉村教師隊伍不僅助力湖北鄉村教育振興行動,提升鄉村教育質量,也促進了教育綜合改革,提升了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三位一體”培育高質量鄉村教師
“以前轉學到外面讀書的學生家長都要求轉回來,周邊老百姓非常支持這所學校。”湖北師范大學附屬初級中學所在的大路村黨支部書記明白說。
湖北師范大學附屬初級中學的前身是黃石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鐵山區四棵中學,這所鄉村學校2020年剛剛掛牌湖北師范大學附屬初級中學,是湖北師范大學教師基層工作站。湖北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副教授鄒從容從國外訪學回來,作為高校教師駐基層學校工作站一員,一頭扎進了湖北師范大學附屬初級中學,和該校校長劉詠華探討學校的建設發展。
高校教師到中小學掛職鍛煉,是湖北省創建教師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的新探索。為了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湖北省設立省級教師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構建地方政府、高等學校、中小學校幼兒園“三位一體”的系統培養機制,實現教師培養培訓一體化、職前職后相銜接,支持高等學校與地方政府、中小學幼兒園統籌區域內教師隊伍建設規劃。實驗區致力于深化教師教育改革創新,推動新時代教師工作,促進教師隊伍高質量發展。
鄒從容所在的黃石市教師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建成于2020年。黃石市政府與湖北師范大學簽訂教師教育綜合改革合作協議,探索“政府、地方高校、中小學”三位一體協同培養新機制。
“市政府強化政策支持,統籌教育、人社、編制、財政等部門,做好各方面要素保障;湖北師范大學發揮資源優勢和專業引領作用,舉全校之力推動教師教育綜合改革工作;各中小學校主動參與,積極融入湖北師大師范生培養計劃和教師教育類課程改革。高校、地方政府、中小學校協同培育機制初步形成,教師職前職后一體化培養平臺逐步貫通。”黃石市教育局局長楊國晉說。
“湖北師范大學所有課程與教學論教師都要到基層工作站掛職鍛煉或兼職任教。湖北師大已有13個二級學院派出優秀教師駐中小學開展聯合教研工作,支持中小學學科建設和課程改革。中小學一線骨干教師專業發展的熱情不斷高漲。”湖北師范大學黨委書記周啟紅說。
劉詠華介紹,湖北師范大學的深度幫扶,大大提升了學校教師的專業素養。一年來,該校教師有47人次在各級各類比賽中獲獎。
教師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也在全省逐步推開。2020年12月,在湖北省委、省政府支持下,在湖北省教育廳的指導下,華中師范大學聯合湖北省相關高校、企事業單位、優質中小學(幼兒園)等多家單位成立湖北省教師教育創新發展聯盟,整合匯聚湖北教師教育優質資源,真切回應地方教師教育的發展需求。今年5月底,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與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共建光谷教師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黃岡市政府、黃岡師范學院也正在推進黃岡教師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建設。湖北省計劃到2025年,建設10個左右省級教師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
“通過建立省級教師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建立健全高等學校與地方政府、中小學校協同培養機制,推動教師培訓、培養、教研與發展一體化,促進師范教育與基礎教育融合發展,著力構建遵循教育發展規律、適應新技術發展形勢、富有湖北地域特色的高水平現代教師教育體系。”湖北省教育廳廳長陶宏說。
“縣管校聘”激活城鄉一體新動能
“最近班里的‘小淘氣’總算跟我交心了。”“我從書里學習了一些新的上課方法,學生聽得更認真了……”這是湖北省宜昌市當陽市廟前鎮中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金新宇組織教師們學習的場景。2020年4月,金新宇調到這所農村學校,學校各方面工作都開始發生顯著變化。金新宇是當陽市推進“縣管校聘”改革,加強校長教師輪崗交流的親歷者。
湖北省從2014年開始推進“縣管校聘”,2015年1月印發《進一步加強縣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的實施意見》,2019年全省全面實施“縣管校聘”管理改革。落實縣域內中小學教師統籌管理權,在編制、人社、財政部門控制總量基礎上,由教育部門根據發展需要統籌調配學校間編制、崗位、人員。2020年以來,湖北省委一號文件明確要求全面推進“縣管校聘”改革,省政府工作報告也作出部署安排。
宜昌市夷陵區每年超過500名教師輪崗,基本消除原有的教師城鄉、學段、學區結構失衡問題;咸寧市崇陽縣組建八大教育集團,形成城鄉互動、以城帶鄉、協同發展的教師交流互動格局;黃石市西塞山區,900名教師,有交流經歷的466人,每年交流教師占比超過10%。
目前,當陽市等3個縣(市、區)入選教育部義務教育教師隊伍“縣(區)管校聘”管理體制改革示范區。湖北省已支持創建7個省級改革示范區。各市州均已啟動實施“縣管校聘”管理改革,實施縣(市、區)達100個左右。
為進一步加大推進力度,今年湖北省正在研究將落實“縣管校聘”改革情況納入市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指標體系。
“縣管校聘”推動城鎮優秀教師、校長向鄉村學校、薄弱學校流動,加強了鄉村學校教師資源配置,縮小了城鄉師資水平差距,讓每個鄉村孩子都能享受公平、高質量的教育。
重點加快鄉村青年教師鍛煉培養
“康馨身體好點沒?最近怎么樣?”見到康馨媽媽,葉芳坤關心地問起了學生的情況。葉芳坤是90后,已經在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獅子鎮於沖小學擔任校長一年多了,在這之前,他是獅子鎮中心小學的德育主任和后勤主任。在鄉村小學擔任校長后,葉芳坤給學校帶來很多變化,在2020年秋季全縣考核中,於沖小學五年級五大學科教學質量在全鎮名列第一。
五年級學生占廣鵬的奶奶說,孩子在學校吃得好、學得好,家長很放心。“葉校長到學校后,給學校帶來了很多變化,學生和家長都很滿意,我們村的家長不再把孩子往外送了,都愿意送孩子到於沖小學讀書。”於沖村村主任舒榮富說。
葉芳坤介紹,於沖小學大部分教師都是年輕教師,農村學校條件相對艱苦,但是“年輕教師特別愿意到鄉村貢獻自己的光和熱”。
培養青年教師,一直是湖北省教師隊伍建設的重中之重。80后教師何歡是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全國優秀教育園丁獎獲得者畢傳高也是80后……近年來,湖北省培養了一批批優秀的青年鄉村教師。
湖北省師德先進個人、蘄春縣青石中學教師朱桂生就是在培養中成長起來的年輕的特級教師,朱桂生名師工作室也成為青年教師成長的孵化器。兩年來,8所學校的500多名青年教師在工作室學習。名師工作室的青年教師也快速成長,葉文進成長為黃岡市十佳班主任、游晶晶成長為蘄春名師、張文祥成長為蘄春縣骨干教師。
“湖北省正著力統籌青年教師培養和領軍人物培育,我們要重點加強鄉村教師梯級人才隊伍建設,堅持一手抓青年教師跟蹤培養,一手抓領軍人物重點培育,抓兩頭促中間。積極實施鄉村優秀青年教師高級研修培訓,遴選一批優秀青年教師跟蹤培養;大力培育一批有先進教育理念、豐富教育實踐和深厚本土情懷的教育名家。”陶宏說。
教師是鄉村教育的靈魂,是辦好鄉村教育的關鍵。湖北省不斷探索、著力建設素質過硬的鄉村教師隊伍,加大對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傾斜和支持力度,讓鄉村教師有更多歸屬感、獲得感,在激勵更多鄉村教師扎根鄉村教育事業的同時,也推進鄉村教師隊伍建設高效率改革和高質量發展。“熱愛鄉村、數量充足、素質優良、充滿活力”的鄉村教師隊伍,不僅讓農村孩子享受到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更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注入更多新動能。
(記者 張春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