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教師是辦好鄉村教育的基礎支撐,也是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源泉。近年來,湖北堅持把鄉村教師作為辦好鄉村教育的源頭活水來涵養,不斷強化省級統籌,創新體制機制,加大保障力度,一支“熱愛鄉村、數量充足、素質優良、充滿活力”的鄉村教師隊伍正在加快聚集。
一是培“源”。健全城鄉統一的省級中小學教師招聘考務平臺,統籌實施中央“特崗計劃”,省級以上每年投入資金近10億元,近3年招聘鄉村教師4萬余人,鄉村教師隊伍結構和學校面貌持續改善。同時,實施國家公費師范生培養、脫貧縣中小學優秀教師定向培養等項目和“銀齡講學計劃”,緩解農村師資短缺局面。注重跟蹤支持青年教師發展,建立成長檔案,支持建設鄉村教師青春影像館,實施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
二是疏“源”。在3個國家改革示范區、7個省級建設示范區、17個市州試點區三級試點帶動的基礎上,從2019年開始,在全省實施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改革,推動鄉村教師輪崗交流常態化,促進縣域內師資均衡配置。明確公辦幼兒園機構設置、編制配備標準,對小規模學校和寄宿制學校實行編制傾斜政策。同時,印發《湖北省中小學教師減負清單》,提出十九條減負舉措,著力為教師安心、舒心、靜心從教創造更加良好環境。
三是養“源”。積極探索創建省級教師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推動地方政府、高校、中小學校協同育人。大力實施省級以上教師培訓,參訓教師中鄉村教師超過70%。實施四大精準扶貧片區“種子”教師培訓,實現鄉村教師全員輪訓,并逐步建成鄉村教師普惠培訓、骨干教師提升培訓、優秀教師研修培訓的培訓體系。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校骨干教師補助,設立鄉村教師關愛、獎勵基金,累計獎勵資助6000余人次。
四是活“源”。落實破除“五唯”要求,按照“重師德、重師能、重奉獻”的要求,修訂完善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條件,中高級崗位設置向鄉村學校傾斜。全面實行鄉村教師職稱定向申報評審改革,實行定向申報、定向評審、定向使用。
五是清“源”。開展“尋訪荊楚好老師”活動,講好新時代教師故事,100多名好老師典型被爭相學習。這其中,洪水中勇救學生的十堰市桂花小學教師等6人(團隊)入選全國最美教師(團隊),網絡助學的鄉村教師劉發英等5人獲評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何歡,全國模范教師、恩施市龍鳳鎮龍馬民族學校教師吳艷鋒,十大全國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全國優秀教師李晶等優秀代表成為鄉村教育的精神標桿。
站在新時代,立足新起點,謀劃新發展。“十四五”時期,在鄉村教師隊伍建設上持續發力,奮力譜寫湖北教育高質量發展和教育現代化強省建設新篇章。
(作者系湖北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
關鍵詞: 體制機制 保障力度 加快組建 高質量 鄉村教師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