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職業教育讓我的人生煥發光彩!”廣西河池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優秀畢業生羅壯志,早年家庭貧困。如今,他不但用技能讓自己的家庭擺脫了困難,還實現了人生精彩,牽頭成立合作社,帶動15個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脫貧致富奔小康。
一些家長和考生擔心,讀了職校出來,只能成為“藍領”,薪酬待遇不高。但實際上,在廣西職業教育領域,相當一部分畢業生實現了高質量就業,職業教育讓他們實現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廣西發展職業教育的核心舉措之一是出臺政策打通職業教育“天花板”,出臺廣西產教融合實施意見、廣西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規范職業院校管理,推動職業教育“三教”改革。
政府政策的暢通打破了職校生的上升瓶頸。建立中職、高職、職業本科、專業學位研究生相銜接的職業教育人才成長通道。每年有40%以上的中職畢業生升入高職學校就讀,2000多名中職畢業生升入本科院校就讀,20%左右的高職畢業生升入本科院校就讀。基本實現了職業教育升學有通道、就業有門路。
廣西發展職業教育的另一核心舉措是建立政府投入為主的多元化投入機制,出臺職業教育生均撥款制度和生均公用經費基本撥款標準,高職生均撥款達到12000元,比原標準提高80%以上。“十三五”期間全區職業教育累計投入56億元,支持學校、專業、實訓基地建設。
政府的大投入,取得了高回報。廣西目前有3所全國教學管理50強,1所全國學生管理50強,3所全國文明校園,6個國家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縣。2020年,廣西有國家“雙高”高職學校4所、國家級示范及骨干高職院校5所、國家優質高職院校6所、國家中職示范校32所,自治區“雙高”高職學校19所、自治區示范性中職學校112所,超過半數的學生在優質職業院校就讀。
2016—2020年,廣西獲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33項、二等獎176項、三等獎455項,獲獎總數居全國前十。每年職業教育畢業生超過35萬人,就業率達到90%以上,70%在廣西就業。
廣西職業教育整體發展水平處于全國中上水平,在練好“內功”的同時還積極擁抱世界。
廣西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和平臺優勢,積極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和自治區“走出去”戰略,在深化職業教育國際交流合作上下功夫,建立中國—東盟職業教育互信機制,推動中國—東盟職業教育標準互認,與東盟國家共創共享職業教育先進理念和先進經驗,為構建中國—東盟職業教育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成功舉辦5屆“中國—東盟職業教育聯展暨論壇”,近20所職業學校協同企業走出國門,幫助東盟國家發展產業、發展職業教育。
早在1996年,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大學就先后在老撾、越南、印尼、緬甸等國家合作共建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基地、農業試驗站等,從“交流合作”走向“技術輸出”,將中國農業引入東盟、推向世界。如今,試驗站試種了261個農作物品種,從中篩選出適合老撾種植推廣的優良品種67個,示范推廣面積達3000多公頃。
2017年,柳州職業技術學院與柳工集團共建了覆蓋全球的“全球客戶體驗中心”,形成了以柳州總部為核心、覆蓋全球的企業培訓網絡。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向沙特卡坦尼學院輸出職業教育系列標準,成為全國工程機械專業領域實現專業標準國際有償輸出的唯一院校。
據統計,廣西開展國(境)外人員培訓量130803人天;專任教師赴國(境)外指導和開展培訓時間1316人天;開發并被國(境)外采用的專業教學標準數41個、課程標準數196個;國(境)外技能大賽獲獎數量6個;國(境)外辦學點數量7個。
目前,廣西職業院校緊跟產業“走出去”和人才培養需求,立足優勢專業,對接國際標準,開發創新職業教育國際化辦學模式和國際水平專業標準,有效輸出優質課程標準和專業標準。
(記者 周仕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