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老大今年升三年級,需要轉到興慶區上學,老二今年上一年級。轉學手續需要在手機上操作,我們操作沒成功。眼看要開學,孩子名還沒報上,這可咋辦啊?”近日,在寧夏銀川市工作的雷女士找到興慶區教育局求助。
興慶區教育局基礎教育一室工作人員王春亮根據雷女士描述的情況,現場核驗相關材料,根據實際居住地,在周邊學校有空余學位的前提下,安排雷女士的兩個孩子就近入學,協調到興慶區二十五小,解決了她接送孩子的后顧之憂。
興慶區是銀川市的老城區,近年來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逐年增加。為破解隨遷子女“上學難”問題,2015年起,興慶區在寧夏率先搭建招生服務電子平臺,實現全方位公開線上報名受理,家長動動手就可以實現就近“指尖轉學”。但與此同時,也有一些家長對轉學政策不了解,加之對線上轉學程序操作不熟,錯過了網上平臺的報名時間,造成在即將開學時無名可報的情況。
每年8月底、9月初是興慶區各中小學校陸續開學的時間,也是興慶區教育局最忙碌的時候,類似雷女士的情況還有很多,例如未在網上平臺規定報名時間登記的、家里多個孩子轉學未進入同一所學校導致接送困難的、搖號進入民辦學校但因家庭經濟困難無法正常入學的等。
每年此時,錯過報名時間的家長們排著長隊咨詢轉學相關事宜。今年,興慶區委教育工委、區教育局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實行“有溫度”的教育,架設好轉學溫情“連心橋”。在繼續做好“指尖轉學”的基礎上,針對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迫切需要,在不違反入學轉學政策的前提下,積極對接有入學需求家庭居住地周邊尚有空余學位的學校,協調學位,切實保障有入轉學需求的孩子能夠就近入學。
截至目前,興慶區已將在轉學平臺報名的1800余戶租房子女納入保障入學范圍,根據群眾合理訴求,積極協調解決未在網上入學平臺報名的317名學生、存在家長接送困難的208名學生在中小學就近入學。
(記者 張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