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福州市教育局日前印發《福州市教育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家委會建設與管理的通知》,要求全市中小學幼兒園從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和樹牢“以人民為中心”思想的政治高度,全面加強家委會建設與管理,嚴禁家委會以任何名義向教師贈送禮金禮品和有價證券。
教師節臨近,教育行政部門下發文件對可能發生的違反師德行為予以明確要求,可謂正當其時。每到教師節等重要節日來臨之際,總有一些家長打著祝福之名,以自以為最佳的方式表達“情意”,使原本簡單的家校關系變了味兒。例如,近日就有網友向深圳市光明區有關部門反映,深圳某中學初二年級家委會發動所有班級為教師購買禮品。盡管有關部門已經查明,該事件為家委會自主行為,學校教師均未參與,且已經明確要求學校教師不能接受家長的各種禮品,通知學校要求家委會將集資退還家長,但事件顯然造成了一定影響,需要加以反思,引以為鑒。
家長希望拉近與學校距離、搞好與教師的關系這一初衷可以理解,但校園是教書育人之地,教師肩負著立德樹人、培根鑄魂的重任,以社會上那一套不正之風來經營家校關系、師生關系,顯然有所不妥,不僅讓關系世俗化、利益化,讓教育不再純粹,也給孩子作出了錯誤示范,無助于其正確價值觀的形成。就像有網友所說的,家長向老師送高額厚禮背后的行為邏輯是將教育視為商品,通過金錢利益的輸送進行優質教育資源的搶占。若對此種不良風氣不加以控制,那么各類節日就會變成部分家長向老師輸送利益的契機,引發潛在的教育不公。
對于教師節送禮,尤其是收受貴重禮金之風,家庭與學校都要堅決抵制。這不僅是出于遵照《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的要求,也是為了維護良好的教育生態和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一旦教師“礙于情面”收下家長送來的禮品,情感的天平就很容易失衡,進而給班級日常教育管理帶來困擾和阻礙。
家長也好,家委會也好,在開學季、教師節、升學季等時間節點,要深刻認識到社會上存在的重金表情意現象,并不適用于現代中小學,輸送物質利益的金錢關系不應出現在家長與老師的交往之間,不該成為拉近家校關系的方式。相反,學生及其家長的一句感激之言、一個親子合作的手工、一個無聲的支持行動,都能起到傳遞情感、拉近距離的效果。平時家長多關注孩子的身心成長、求學態度,多支持教師的教育教學、主題活動。通過參加班級活動或成為學校志愿者等方式,都是很好的情感表達方式,也必將深受學校和教師的歡迎。
如果說現代師生關系建立在教師的專業性和學生的主體性基礎之上,追求一種共存共生共創、共同快樂成長的目標,那么現代家校關系則是建立在尊重教師的獨立人格和家長的全力支持基礎之上,以實現有分工有側重有溝通的教育合力,兩種關系本質上都包含著民主平等、相互信任、互敬互愛。因此,每年教師節期間,家長與教師不妨重溫良好師生關系、家校關系的構成要素,反思自己的行為,以恰切而溫馨的方式慶祝節日,這樣不僅給了彼此美好的心理感受,也為孩子做了榜樣示范。
(作者系山東省棗莊市滕州荊河街道西關小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