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學校保護規定》已于秋季新學期開始施行,規定要求,學校要有針對性地開展青春期教育、性教育,使學生了解生理健康知識,提高防范性侵害、性騷擾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目前我國針對未成年人的性教育開展狀況如何?家長們和學校有哪些困惑和難處?近日,中國教育報微信公眾號就“學生性教育”相關話題開展了專項調查。在近6000名參與調查的家長中,有41%的家長表示自己沒有對孩子進行過性教育。
針對從哪個學段開始給孩子進行性教育比較合適的問題,有45%的家長認為應該從幼兒園開始進行,有37%的家長認為可以從小學階段開始進行。兒童心理發展研究與性教育專家胡萍表示,她在普及保護隱私防范性侵害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幼兒或者小學生的父母提出疑問,是不是開始得太早了?“從專業的視角來看,一點也不早,對孩子開展保護隱私的教育要從幼兒園中班開始。現在法律層面的推動,對性教育在學生中的普及有積極意義。”
對于孩子所在的學校是否開設過性教育課程,在調查中,有80%的家長表示沒有聽說過。針對學校缺乏性教育課程的問題,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知心姐姐教育服務中心總監、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祝薇認為,最大的困難在于學校的事情太多、壓力太大,太多課程要進入課表,這就導致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雖然設置了性教育專業課程,但落實效果不太理想。再加上“性教育”是個專業學科,如何把握好這個度,是很多教師的困惑。
調查結果顯示,目前,孩子的性知識大多來源于家長,其次是網絡、同伴及學校。祝薇表示,網絡上的信息內容質量良莠不齊,孩子們由于年齡和經驗的限制,很多時候缺乏辨析和選擇的能力,這就會導致孩子們不設防地從一些不正規的渠道,如不良網站、軟件、社群、游戲、網絡推文中,或者從陌生網友處獲得低俗的、不健康的性知識。這些內容大多帶有一些色情意味,是危險的,甚至有些是違法的內容。長此以往,容易導致孩子出現扭曲的性心理和性行為。
在調查中,有89%的家長認為性教育應該由家長和學校共同開展。首都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首都師范大學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文道認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最初的性教育應該始于家庭,從二三歲開始,父母尤其是與孩子同性別的父母就要給孩子進行性知識的啟蒙,坦誠對待孩子的各種相關提問。如果父母的專業度不夠,學校的性教育就要在專業性、科學性上進行提升,幼兒階段就可以開始一些性知識的教育,小學應該拓展知識廣度,中學拓展深度,即性法律、倫理和道德的教育。因為學校有場地有資源,學校教育應該是性教育的主陣地。除此之外,社會機構,如少年宮、兒童青少年活動中心要提供性教育的空間和時間,婦聯等社會群團組織要對家長進行性教育方面的相關宣傳和教育。
調查中,有97%的家長贊同性教育進校園,同時認為學校的性教育可以納入校本課程,開設獨立課時;可以邀請專業人士進??破?為學生訂閱性教育方面的科普讀物等。家長們希望,性教育課程能夠提供給孩子關于生理、權利、安全、價值觀、能力等方面的指導。
—網友留言—
@浩:我認為對孩子進行性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生物學科上,學??梢蚤_設科普知識的宣傳課,利用動畫視頻、漫畫等多種形式對孩子進行教育,引導孩子正確理智地看待“性”,樹立正確的性觀念。
@鐘老師:希望專家設計一些專業的可愛有趣的小視頻,方便老師對孩子們進行教育!期待中!
@snow:開放的社會,更需要健康、健全的性教育知識護航,強烈建議在不同年齡段開設系統性教育課。
@LJH:很多成年人的性知識都很缺乏,更不用說小朋友了,所以加強性教育很重要!
@阿晚:有些家長談性色變,似乎懼怕孩子接觸性就會學壞、誤入歧途,其實不然。據我個人經歷,越接觸科學的性知識,越會了解性的出發點,知道如何自愛、如何保護自己,能正確看待性與愛的關系,不會被色情產物誘惑,也不會在受到侵犯時還懵懂不知。
(記者 曹金玥 任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