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教育廳日前印發《關于進一步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不斷提升鄉村學校辦學水平的通知》,要求各地以鄉村溫馨校園、義務教育管理標準化學校、城鄉緊密型教育共同體建設為主要抓手,持續改善鄉村學校辦學條件,不斷提高鄉村教育發展水平,進一步縮小區域、城鄉、校際教育差距。
福建提出,“十四五”期間各地要加快推進鄉村溫馨校園建設,建設小而美、小而優的鄉村小規模學校和環境優美、安全舒適的鄉鎮寄宿制學校,實現鄉村溫馨校園全覆蓋;要以鄉村學校為重點,持續推進義務教育管理標準化學校建設,到2025年,力爭全省80%左右的義務教育學校通過省級管理標準化評估;要強化縣級統籌,著力推進城區學校與鄉村學校建立緊密型教育共同體,推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到2022年底前實現城鄉學校教育共同體建設全覆蓋,到2025年共同體緊密型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不斷健全完善,取得明顯成效。
福建要求,各設區市(含平潭)教育行政部門要結合本地實際推進鄉村溫馨校園建設,列出時間表和路線圖,省級層面每年將遴選一批鄉村溫馨校園建設典型案例進行宣傳推廣。在管理標準化評估方面,市、縣兩級要充分發揮評估檢查的促進提升作用,重點查找學校管理薄弱環節,提出針對性整改意見,要按三年一輪開展跟蹤督查,進行情況通報,對問題突出的學校予以限期整改,整改不力的撤銷稱號,重新創建。
福建鼓勵優質教育資源比較豐富、自身鄉村學校數量較少的地區參與跨縣、跨市的教育共同體建設。各地可按照因地制宜、聯動發展原則,采取“1+1”或“1+N”方式,全面開展強校帶弱校、城鄉對口支援,并通過“師資統一調配、課程統一安排、教學統一管理、教研統一要求、考核統一評價”等舉措,形成一套特色鮮明、可復制可推廣的共同體辦學新模式。
(記者 黃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