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家”于漪扎根教育70年,教學心得經驗和教育智慧凝聚成優秀的于漪教育思想。近年來,山東省高密市柴溝初級中學將于漪教育思想引入校園,成立于漪書坊推動教師閱讀,開展系列活動引導教師爭做于漪式的好老師、好班主任,并將于漪教育思想與學校原有的賞識教育有機融合,于漪教育思想成為滋潤學校高質量發展的活水。
2020年,柴溝中學建立于漪書坊,在原有教師閱覽室基礎上,新購買一批于漪著作,在四周布置于漪事跡介紹、于漪格言。于漪對書坊建設給予支持,多次捐贈圖書、資料等并題寫寄語。
依托于漪書坊的場地環境與圖書資源,柴溝中學制定方案,面向全校教師開展“讀于漪、學于漪、做于漪”活動。于漪書坊全天開放,教師課后、午間可到書坊閱讀,也可以借書在辦公室閱讀,周末和節假日允許把圖書帶回家。學校倡導每位教師每學期至少讀兩冊于漪相關圖書,撰寫讀書筆記。
如今在柴溝中學,老師們讀于漪、學于漪蔚然成風,借由圖書與人民教育家展開心靈對話。一些老師寫出了讀書筆記、書評等,對于漪教育思想的理解不斷加深。
在“爭做于漪式好老師”專題報告會上,高密市康城小學教師邱昭云受邀為全體教師作報告,詮釋一名優秀教育工作者的愛心與責任。在“爭做于漪式好班主任”管理論壇上,柴溝中學5位班主任分別交流班級管理經驗,主動探索教育教學的新規律新方法。
前些年,柴溝中學確立了“實施賞識教育,成就精彩人生”的辦學理念,構建賞識課程,倡導管理者、教師、學生、家長等群體彼此賞識,營造主動作為、成就他人的工作氣氛。學校將于漪教育思想與賞識教育有機融合,進而積淀形成新的校園文化。
于漪教育思想中包含著豐富的賞識理念。她相信師愛高于親子之愛,在課堂教學中尊重學生的創造精神和質疑精神,教師與學生展開密切互動,師生共同構建和諧課堂。教師們在閱讀于漪著作、學習于漪教育思想過程中,加深了對賞識理念的理解,拓展了賞識教育的寬度與深度。
近來,柴溝中學教學質量穩步提升,學校的發展變化贏得父老鄉親的由衷稱贊,原本外出求學的學生不斷回流。柴溝中學依托于漪教育思想走出一條農村學校高質量發展、跨越式發展之路,這些探索或許可以給更多農村學校帶去參考與啟發。
(通訊員 儀名強 董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