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鄉學院是一所公辦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辦學始于1949年成立的太行公立新鄉師范學校,是一所具有紅色革命基因和改革開放基因的學校。學校堅持“新新相融、開放協同”,持續深化“一個統領、六個相統一”的特色發展模式,全力推進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建設。2021年,獲批河南省“十四五”規劃時期重點建設的示范性應用技術類型本科高校。
頂層設計、制度先行,夯實示范校建設基礎
“地方性、應用型”的辦學定位在學校《章程》中明確,并在歷次發展規劃中貫徹落實。2021年,新修訂的學校《章程》和學校“十四五”規劃,更加突出了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協同育人、應用型人才培養、應用型專業集群和產業學院建設、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等應用型辦學內容,引領學校創新發展、轉型發展、內涵發展、特色發展、開放發展。
近年來,學校新立、修訂了《新鄉學院現代大學制度建設方案》等示范校建設配套制度500余項,為示范校建設奠定了強有力的制度保證。全校師生同心同德、同力同行,人心思干、人心思進,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以貫之抓落實的大好局面已經形成。
立德樹人、深化改革,貫徹應用型人才培養理念
以高質量黨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學校黨委始終堅持高質量黨建促發展,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機電工程學院教工黨支部獲批第二批全國黨建工作樣板黨支部培育創建單位,“大學語文”課程團隊榮獲國家課程思政教學團隊,學校獲批省級本科高校課程思政教學研究示范中心一個、河南省思政樣板課程5門。
緊密對接產業鏈推動專業結構改革。學校及時調整專業結構,建立與行業轉型升級、新鄉市重點產業布局和發展戰略規劃高度契合的學科專業體系。現有九大學科門類的67個本科專業,擁有制藥工程和廣播電視編導兩個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5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制藥工程專業通過了專業認證,化學專業通過了師范類第二級專業認證,新增12個應用型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本科專業。
深化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一是構建企業深度參與的協同育人模式,探索“專業共建、課程共建、人才共育、師資共培、就業共擔”的協同育人機制。二是修訂人才培養方案,以市場需求和職業需要為核心,逐步提高實踐教學比重。三是修訂教學大綱,真正使“理念新起來、課程優起來、教師強起來、課堂活起來、學生忙起來、制度嚴起來、教學熱起來”。四是深化體育美育健康教育改革,完善“健康知識+基礎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和“藝術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藝術審美體驗+藝術專項特長”的教學模式。五是全面加強勞動教育,將其納入學生綜合素質檔案,與評優、畢業等掛鉤。六是積極推進教育教學改革研究,3年來,獲批省級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23項,獲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7項,“立體化實踐育人體系的研究與實踐”榮獲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
應用型課程體系改革進一步深化。一是以OBE教育理念為指導,重構課程體系。2021年淘汰、精簡陳舊課程136門,新增產業急需課程264門。二是以產業技術進步為驅動,推進多樣化的專業課程模塊和實踐技能訓練項目建設。三是加大對企業知識資源的開發和運用,實現課程鏈和產業鏈、專業要求和行業標準、教學鏈和生產鏈的密切對接。省級一流本科課程達到25門。
推動應用型教材體系改革。學校成立教材建設委員會,制定《新鄉學院教材建設與管理辦法》,突出應用型教材建設。3年來,共出版省級以上規劃教材22部,校企合作編制教材(講義)106部。獲批河南省“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規劃教材建設項目7項,其中重點一項。《PHP編程基礎與實例教程(第2版)》《信息安全技術實用教程(第3版)》等教材榮獲河南省首屆全省教材建設獎二等獎。
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學校堅持“全員參與、全程培育、全面評價、全方位推進”原則,實現“三展三評”常態化。4年來,共有997名教師在“課堂教學獎”評選活動中獲獎,其中40名教師在省教學技能競賽中獲獎、6名教師在省課堂教學創新大賽中獲獎。兩年來,學校新增省級教學名師一名、省級優秀基層教學組織14個。
建設教學質量監控閉環體系。學校不斷完善以學生評價為主體,教學督導、同行專家和管理人員評價為補充的教學質量體系,形成“評價、引導、反饋、提高”的良性教學評價機制,不斷優化教學過程,構建了“閉環式”教學質量監控體系。3年來,共遴選出121名卓越畢業生。
大力推動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學校充分挖掘和充實專業課程的創新創業教育資源,先后獲得河南省關于創新創業園區建設的多項榮譽。深入實施“創新引飛工程”,學生創新能力顯著提升。3年來,學生在“互聯網+”“挑戰杯”“數學建模競賽”等各類創新創業和學科競賽中獲省級及以上獎勵1400余項,其中國家獎項500余項,在第十二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全國決賽中榮獲銅獎。
依核建群、以鏈成群,深化專業集群建設
學校緊密對接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新鄉片區和“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群建設,以專業集群對接產業集群,分類建設了生物與醫藥專業集群、智能制造與高端裝備專業集群、教師教育專業集群、人文藝術專業集群、管理類專業集群五大專業集群。
以智能制造與高端裝備專業集群為例,新鄉市是全國重要的起重機械生產基地,集群整合機電工程學院的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3D打印學院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的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的軟件工程等4個學院專業資源,聚焦相關研究方向建群,優化師資隊伍、整合優勢資源、營造優越氛圍,“三優”建設成果顯著。
科教融合、校地協同,提升科研與社會服務能力
學校先后出臺《新鄉學院專利申請與管理辦法(修訂)》《新鄉學院科技成果轉化管理辦法》等文件,建立與地方產業集聚區企業的實質性合作機制。建成省級、市級平臺36個,省級科技創新團隊兩個,承擔國家、省部級重大專項等各級各類科研項目2119項,獲得地廳級以上科研獎勵708項,獲得國家專利751件,獲批新鄉市技術轉移示范機構。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苗長慶博士團隊的“超高性能金屬磷酸鹽膠凝體系的開發與應用”項目成果順利轉化,轉化經費達600萬元。
服務社會能力持續增強。圍繞鄭洛新自主創新示范區3D打印等重點產業和新鄉先進群體、鄉村振興等重點領域,引導教師和學生積極開展社會服務,進一步提升學校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學校獲批第二批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獲批河南省中小學教師校長研修院。
學校成功舉辦河南省3D打印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成立大會暨高峰論壇,黃河流域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研究中心獲批河南省社科聯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還與新鄉市退役軍人事務部門聯合建設新鄉市退役軍人學院暨新鄉市退役軍人就業創業服務中心,與新鄉市應急管理部門共建的新鄉市大數據應用技術重點實驗室,為抗洪搶險、疫情防控和災后重建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2021年,學校共選派14名高層次人才在一線掛職,47名高層次人才加入新鄉人才戰略聯盟專家服務團,培訓了3270名新鄉市中小學教師、校長。參加體育裁判、政策理論宣講、愛心幫扶等各類志愿服務15000余人次。
對接產業、協同育人,產業學院建設實現新突破
學校成立產業學院領導小組,出臺《新鄉學院產業學院建設與管理辦法》,積極探索產業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新模式,緊密對接河南省戰略性支柱產業鏈的發展需要,重點建設6個產業學院。目前,所有的產業學院均建立了管理委員會,在讀學生2700余人,企業累計投入1447萬元。
其中,生物與醫藥現代產業學院被評為省級重點產業學院,“新醫科專業實習基地”獲批河南省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項目,“地方高校新工科制藥類專業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創新平臺共享模式研究與實踐”項目獲批河南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
引培并重、優化結構,師資隊伍建設取得新提升
學校持續實施“名師工程”“高層次人才引進與培養計劃”等,柔性引進國內知名專家學者、高端領軍人才50余人。近年來,58名教師榮獲全國優秀教師、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等榮譽稱號。2021年,王選年教授入選2020年“中原英才計劃(育才系列)中原基礎研究領軍人才”和河南省第十一批優秀專家。
學校出臺《新鄉學院“雙師雙能型”教師隊伍建設實施意見》等規章制度,加大“雙師雙能型”人才培養力度。連續3年,公開選聘優秀“雙師雙能型”教師占當年招聘教師總數的50%。2021年公開招聘選調“雙師雙能型”教師17人,從企業聘請兼職教師230人,選派專業課教師赴企業實踐139人次,專任教師中“雙師雙能型”教師669人,占比達47.6%,建設了結構合理、發展態勢良好的師資隊伍。
多方籌措、優化資源,辦學條件不斷改善
學校制定《新鄉學院實習實訓基地建設與管理辦法》,3年來,建成了煤制甲醇半實物仿真工廠等實踐教學中心,校內實訓基地達到187個。每個本科專業至少建設兩個校內實訓基地,確保了學生實訓與真實生產、工作環境的零距離對接。校企共建3D打印工程中心、智能起重綜合實訓中心等校外實習基地273個。教師教育專業實習基地、新醫科專業實習基地、新工科專業實習基地被認定為河南省本科高校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
學校努力拓展政校、校企合作渠道,僅2021年就吸納各類社會資金、投資等1178.11萬元。學校與新鄉市紅旗區政府部門、清華大學、西北工業大學深度合作,投資3.5億元建設新工科專業實習基地;中國銀行預算投入不低于2000萬元開展智慧校園建設;安徽金寨金科智能制造科技有限公司為學校捐贈了價值600萬元的3D打印智能制造設備,天津飛云科技有限公司捐贈兩輛無人駕駛車供機電工程學院學生開展實習實驗。
“新新相融、開放協同”,辦學影響力持續提升
2020年,學校制藥工程專業獲批省內一本批次招生資格,成為學校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標志;2021年,增材制造專業獲批國家教育部門普通高校本科專業目錄外專業,并獲批省內一本批次招生資格,學校的專業建設走在了全省新建本科院校的前列。畢業生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良好的綜合素質和優秀的創新實踐能力,深受用人單位好評。2021屆本科畢業生就業率已達96%以上。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十四五”期間,新鄉學院將繼續緊緊圍繞國家、省、市發展戰略,堅持“新新相融、開放協同”,深化“一個統領、六個相統一”的特色發展模式,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推進學校管理體系和管理能力現代化,持續提升學校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全面建成特色鮮明的示范性應用技術類型本科高校。
(新鄉學院院長 劉興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