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今年以來,興國縣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創建國家水土保持示范縣為契機,堅持預防為主、保護優先,多措并舉,精準發力,積極探索水土保持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
依托省水科院技術力量優勢,興國縣推進全領域“共享共治”監管體系建設,通過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化技術,整合相關部門監管資源,打造了水土保持生產建設項目信息共享平臺,實現實時共享水保、發改、行政審批等15個行業部門審批和監管信息,可全面了解水土保持生產建設項目從立項、開工、建設到竣工驗收的全過程。
為進一步完善預防保護體系,興國縣結合“三區三線”(根據農業空間、生態空間、城鎮空間三個區域,分別對應劃定的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生態保護紅線三條控制線。)空間格局,扎實推進基礎設施、城鎮建設、農林開發、礦產資源開發、旅游景區以及中小河流治理、國土空間綜合治理等項目建設,探索出一套水土保持空間管控機制;分析論證項目對水土資源、生態環境的影響,分類落實水土流失預防和治理的對策與措施,從源頭上預防和減輕水土流失。
目前,該縣在以工程綠化、植物種植、農田耕作等多種舉措開展水土流失治理的基礎上,還對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域整溝、整村、整鄉、整縣一體化推進,加大綜合治理力度;同時,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統籌多方資源力量,積極探索部門協作、多目標協同的水土保持系統治理機制,推動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由減量降級向提質增效轉變,全縣水土流失面積、強度實現持續“雙降”。(劉 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