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集中監控 平倉風險較大 券商場外股權質押業務全面暫停
對監管層而言,場外質押情況無法通過場內系統集中監控;對券商而言,場外股票質押在業務流程上的風險以及處置平倉風險都較大。在券商場內股票質押市場份額承壓下滑的背景下,為防范場外經營風險,叫停券商場外股票質押十分及時和必要
中國證券業協會日前向各大證券公司下發《關于證券公司辦理場外股權質押交易有關事項的通知》,券商場外股票質押業務全面暫停。
流動性不足風險高
股權質押,指符合條件的資金融入方以所持有的股票或其他證券質押,向符合條件的資金融出方融入資金,并約定在未來返還資金、解除質押的交易。通俗地說,是指投資者把手上的股票作為質押物,獲取金融機構資金的行為。
2013年5月份以來,證券公司各項業務創新加速,監管部門發布了《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及登記結算業務辦法(試行)》,允許券商及其成立的資管計劃作為融出方,通過交易所系統進行業務上報的流程化操作。由于操作流程標準化,這項業務整個流程進度大幅提升,也就被稱為“場內股票質押”。簡單解釋,就是投資者用股票作為質押物,獲取券商資管計劃的資金。
2013年5月份后,券商股票質押業務從無到有、發展迅速,以券商為主導的場內股票質押迅速崛起,股票質押市場從原先的銀行、信托“二分天下”,變為券商、銀行、信托“三足鼎立”,券商后來居上。
但是,在快速發展的背后,股票質押市場也存在一定風險。據統計,目前場內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存在的問題包括六方面:一是資金使用不規范,偏離服務實體經濟本源;二是融入方的信用調查不力;三是質押比例過高,流動性缺失;四是單票集中度過高;五是大股東質押比例過高;六是違約處置不當,簡單粗暴,不考慮市場影響。
場外股票質押的風險更高。與場內股票質押僅包括A股股票和其他監管部門認可的證券不同,場外的股票質押范圍更廣,除A股股票之外,還包括基金、債券、B股、新三板等,而且在質押期限和限售要求等方面沒有明確規定。場外股權質押標的大多是非流通股,與場內流通股質押相比,存在流動性不足的問題。一旦出現風險,只能等待股東補充質押物。
據國泰君安證券統計,截至2018年6月1日,證券公司作為質押方的股票質押參考市值約為1.72萬億元,其中,場外股票質押業務的占比很低,參考市值約為860億元。
此次發布的《關于證券公司辦理場外股權質押交易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規定:一是證券公司、證券公司子公司及其管理的集合資產管理計劃或定向資產管理客戶不得作為融出方參與場外股權質押交易。但因參與場內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業務及本通知發布前已存續場外股權質押回購交易業務而發生的補充質押除外。二是證券公司不得為銀行、信托等其他機構或個人通過場外市場開展上市公司股票質押融資提供盯市、平倉等第三方中介服務。三是通知自發布之日(5月30日)起實施,發布前已存續合約無需提前了結,已存續合約約定可以延期贖回的,延期期限累計不超過1年。
規范意在防風險
為何要全面暫停券商場外股權質押?國泰君安證券分析師劉欣琦認為,場內股票質押項目相對透明,任何超出質押比例、質押集中度上限的股票質押項目將無法上報,進而無法融出資金。
“通過券商場外股票質押,客戶雖然能夠順利融資,卻給監管以及券商帶來較大風險。例如,對監管層而言,場外質押情況無法通過場內系統集中監控;對券商而言,場外股票質押在業務流程上的風險以及處置平倉風險都較大,且券商資本金水平和銀行不可同日而語。”劉欣琦說。
從企業角度看,目前至少有5類風險值得融出方券商特別關注:一是上一年度虧損且本年度仍無法確定能否扭虧的;二是近期漲幅或市盈率較高的;三是股票市場整體質押比例與其作為融資融券擔保物的比例合計較高的;四是存在退市風險的;五是公司及高管、實際控制人正在被有關部門立案調查的。
在防風險、嚴監管的大背景下,隨著資管新規逐步落地,監管部門力推券商表外股票質押回表,券商表外股票質押(通過資管計劃而非自有資金)承壓較大,這也是叫停相關業務的重要原因之一。劉欣琦認為,在券商場內股票質押市場份額承壓下滑的背景下,為防范場外經營風險,監管部門于5月30日發文正式叫停券商場外股票質押十分及時和必要。
早在今年2月份,在滬深交易所聯合舉辦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的培訓會上,監管部門就對證券公司參與場外股票質押的行為明確表態,認為券商不得作為質押人參與場外股票質押,不得為場外股票質押提供第三方服務,包括交易申報、盯市、違約處置等。
對行業營收影響較小
券商股權質押以場內為主。根據國泰君安證券對部分大券商及中型券商的調研,券商主動參與場外股權質押業務的非常少,多為場內股權質押配套業務,如場外補質押等。
愛建證券分析師張志鵬表示,叫停券商場外股權質押業務更多出于風險防范,對以場內質押為主的券商股權質押業務影響不大。
國泰君安證券統計顯示,按照目前場外股權質押業務的股票市值占比情況,結合2017年28家上市券商股權質押利息收入情況,按場外規模占比5%測算,這部分業務僅貢獻券商整體收入的0.52%。此外,本次叫停將采取新老劃斷,存量到期終止,且今年初以來大部分券商新增場外股權質押業務已經暫停,實際業績影響更小。
今年以來受股權質押新規以及監管推動券商表外股權質押回表內的雙重影響,券商股權質押規模告別高速增長,但由于新老劃斷安排,業務規模并未出現大幅下滑。
劉欣琦表示,從證券行業表內股權質押融出資金來看,今年第一季度末與2017年底基本持平。此外,受融資成本持續上揚和券商股權質押業務收縮影響,股權質押融資利率較去年有所上浮,從去年的6%至6.5%上浮至今年以來的7%至7.5%,這在一定程度上對今年券商的股權質押業務起到了“以價補量”的作用。(記者 周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