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年來,同濟大學探索建立了融合多學科交叉優勢、科教產教結合的新型人工智能人才培養體系,取得了積極進展。舉辦此次論壇,旨在深入探討人工智能在學科交叉融合中的重要作用,推動學科創新發展,相信論壇能給高校進一步加強人工智能賦能傳統學科更新發展提供很好的指導。
來自一批全國“雙一流”建設高校、知名科研院所和企業的代表共同觸摸屏幕上的科技光點,《人工智能賦能學科交叉融合創新發展張江宣言》正式發布。
宣言指出,人工智能在深度賦能產業的同時,也為學科交叉融合創新發展帶來了新機遇。與會各方對如何進一步加快人工智能賦能學科交叉融合達成以下共識:一要把握趨勢。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融合發展,通過人工智能賦能,為傳統學科發展帶來新的視角和手段,創造學科交叉融合的新模式。強化在學科交叉前沿領域引發鏈式突破,加快學術思想交融和技術整合、助力系統思維和研究范式變革,產生重大的科學突破。二要明確方向。堅持“四個面向”,以瞄準國際前沿、對接國家需求、服務產業場景作為人工智能賦能學科交叉融合的著力點,打破學科壁壘,實現“海納百川”式的系統性融匯。通過人工智能賦能學科交叉,支撐社會各領域智能化轉型和高新科技的創新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持續活力與能量。三要創新生態。圍繞人工智能賦能,優化學科專業布局,調整學科專業結構,完善學科建設規劃,改革學科專業建設模式。面向新時代產業需求,打破學科壁壘,創新機制,通過學科集群強化內涵建設,激發學科融合的乘法效應,拓展學科交叉的深度、廣度,創新教育生態,培養具有人工智能思維的交叉復合型創新人才。四要協同推進。打破校際、校企、校院之間的圍墻,通過產教融合、科教融匯深化學科交叉的內涵。以人工智能賦能作為“催化劑”,匯聚多學科力量,共同聚焦產業真需求、挖掘前沿真難點,促進大學與社會、科研與服務、學科建設與產業需求之間的緊密協同。
宣言指出,交叉融合引領創新,人工智能賦能未來。參加論壇的各方代表將堅持上述共識,共同為人工智能賦能學科交叉融合繪制藍圖、設定目標、明確路徑、協同行動,讓人工智能在學科交叉創新發展中持續發揮“領頭雁”作用,為服務“新一代人工智能”國家戰略、構建智慧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來源:同濟大學?????? 作者:記者 張騫 通訊員 黃艾嬌
關鍵詞:
責任編輯:QL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