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團隊在《環境污染》期刊上發布一項新的研究成果。團隊將二維液相色譜與高分辨質譜信息非依賴采集技術相結合,在血清中外源暴露物的高覆蓋篩查方面取得突破,實現了血清中1210種農藥、獸藥(部分人畜共用藥物)、其他化學污染物及其代謝物的同時高覆蓋篩查。
生活環境中的可吸入顆粒物、重金屬、有機氯化合物、農藥等各種污染物可以通過空氣、水、食物以及皮膚接觸等多種方式進入人體,對人體造成各種影響。因此,研究環境暴露對人類健康的潛在影響越來越受重視。而環境中的外源性暴露物進入人體后會在體內積累,大部分還會被人體代謝,形成大量代謝產物。外源性暴露物及其代謝物不僅種類眾多,而且化學性質也很復雜,對其進行組學分析對技術的要求很高。
目前主要的暴露組學分析方式是一維色譜-質譜法,這種方法存在單根色譜柱的分離性能有限、單次分析僅局限于某幾類暴露物等問題,篩查對人體內種類眾多的暴露物往往需要多種方法、多次分析。為提高暴露組學的研究,必須要發展高覆蓋篩查的新技術。
大連化物所的研究團隊在二維液相色譜的基礎上,結合了高分辨質譜信息非依賴采集的非靶向篩查策略,成功實現了對血清中1210種農、獸藥(部分人畜共用藥物)、其他化學污染物及代謝物的高覆蓋篩查。該方法通過預分離色譜柱,將目標分析物切割為具有不同極性的兩組餾分,每組餾分再通過相應的定制極性的色譜系統進行分離檢測,將暴露物中的油水分配系數范圍擴大到了-8至12。同時,團隊還結合了自建數據庫中的一級母離子、二級特征碎片離子和保留時間。實驗證實,該方法穩定可靠,適用于大規模血液樣本的暴露組篩查。
作為一種新的組學研究,暴露組學研究環境暴露與人體健康之間的關系,在當前環境污染越來越受重視的背景下研究熱度逐年攀升。我國在暴露組學研究方法上的突破,有助于我國科學家在該領域研究的領先。而深入研究環境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也有利于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
(來源:中國科學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