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簡稱“高新區”)以鄉村治理、集體經濟、兜底保障、環境整治為中心,聚力走好鄉村振興致富路,奮力開創鄉村振興新局面。
堅持“黨建引領”,鋪好鄉村振興路。全面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落實嘎查村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責任清單等制度,深入開展鄉村振興“比武爭星”活動,組織嘎查村黨組織書記通過“曬”“比”“評”提升工作能力、理清發展思路、激發干事勁頭。整合嘎查資源,為6個嘎查村分別選派6名第一書記和2支駐村工作隊,同步配齊配備網格員,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共建共享網格體系。
堅持“集體經濟”,架好百姓致富路。因村施策、因地制宜,探索推行“黨支部引領+公司式運營+股份制合作”富民黨建模式,通過承包土建、綠化、養護、養殖等工程項目,將黨員、農牧民參與嘎查村建設、產業發展、志愿服務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帶動農牧民創富增收,以實實在在的發展成果提升了嘎查農牧民的滿足感、獲得感、幸福感。通過實施黨建聯建,打破區域壁壘,實現資源共享,2022年嘎查集體經營性收入達100萬元以上2個、60萬元以上3個、20萬元以上3個。
堅持“兜底保障”,守好村民幸福路。持續加大困難群眾動態監測幫扶,堅持低收入困難人群低保“應納盡納”,特殊人群“應幫盡幫”,組建23支暖心小分隊,摸排重點人群2598人,開展入戶宣傳970余次,發放聯系卡1000余張,開展送醫送藥、幫助重點人群開展日常生活服務等暖心服務272次,共惠及群眾820余戶。探索推出“以績提薪”試點工作,2個嘎查“兩委”班子分別獲得5.8萬元、4.7萬元獎勵,充分調動了嘎查村干部積極性,增強了集體經濟活力。
堅持“環境整治”,走好生態宜居路。緊緊圍繞“支部引領、黨員帶頭、群眾參與”總體思路,持續改善嘎查村人居環境,推動實施了城中村人居環境整治、老舊小區改造、園區公共空間升級等一系列民生工程。同時充分發揮黨員先鋒引領作用,組織黨員、網格員深入農牧民家中宣傳人居環境整治知識,倡議群眾做好自家房前屋后、庭院屋內的衛生清潔,消除衛生死角,營造干凈、整潔的人居環境,形成工作合力,推動干部帶好頭、群眾齊參與的良好局面,努力實現嘎查村美麗宜居。(內蒙古阿拉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基層黨的建設辦公室 楊占軍)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