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MWC上海正在進行中,中國移動今日舉行以“聚勢謀遠,智享未來”為主題的2023中國移動6G協同創新論壇,發布多項協同創新成果。
【資料圖】
會上,中國移動副總經理高同慶介紹,6G是通感算智深度融合、天地一體全域覆蓋的移動信息網絡,在5G發展演進的基礎上,提供通信、感知、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安全等一體融合的多維能力服務體系,是各前沿技術的集中體現,將帶動更多跨領域的協同創新,促進經濟社會和行業高質量發展。
建設原創技術策源地,攻關6G研發
高同慶強調,中國移動錨定世界一流信息服務科技創新公司的目標定位,在全球最早布局開展6G研究。成立未來研究院,致力于成為基礎核心理論與原創技術研究者、關鍵領域前瞻性研究引領者、未來研究領域重要資源整合者;建立創新聯合體,與清華大學、北京郵電大學、東南大學、中關村泛聯院等深度協同,加大基礎理論、關鍵技術、交叉學科融合技術的聯合攻關;牽引技術發展方向,布局鵬城實驗室科教基金會-中國移動科創專項,積極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貢獻出題等。
中國移動努力建設原創技術策源地,6G研發工作已取得積極成效。
一是融入全球6G創新網絡。在NGMN、ITU等國際行業組織中牽頭多個6G研究項目,在IMT-2030 6G推進組主持網絡技術、無線技術、安全技術等重要研究工作,承擔6G智簡網絡架構、無線空口AI等10項“重點研發計劃”課題。
二是主導愿景與需求。提出“數字孿生、智慧泛在”6G愿景和10大需求指標,基本形成業界共識。
三是攻關標志性技術。重點布局新型網絡架構、智簡網絡、網絡協作通感、內生安全等10余項關鍵技術,首次提出系統性6G網絡架構,獲得業界廣泛關注。
四是建設6G協同創新基地。協同產業上下游,共建開放的聯合研發與試驗環境,培育和孵化原創技術。目前,累計發布6G系列白皮書32本,發表高質量論文60余篇,聯合研制7款原型技術樣機,6G研發的國際影響力初步顯現。
策源、筑基、聚力、協同,把握6G關鍵窗口期
高同慶指出,新形勢下,6G發展仍面臨原創技術供給不夠豐富、跨行業融合不夠深入、產業根基不夠牢固等挑戰,只有全球產學研各方力量精誠合作、聚勢謀遠,才能共克難題,智享未來!
當前是確定6G技術體系和技術路線的關鍵窗口期。借此機會,中國移動提出三點行動倡議:
一是“策源行動”,加強技術融合創新。扎實推進原創技術策源地建設,強化商業趨勢研究和需求牽引,注重通信與AI、算力、能源等技術領域的跨界融合創新,著力解決理論突破到工程實現中間的技術難點,確保6G的先進技術轉化為產業和應用優勢,做到不僅“上書架”,還能“上貨架”。
二是“筑基行動”,強化產業系統創新。依托協同創新基地,布局開放、共享的產業生態,建設6G試驗網科學裝置、打造6G公共試驗驗證平臺,降低6G技術研發門檻,打通從理論到實驗、再到應用的全創新鏈,系統布局和推進芯片、器件、儀表及基礎軟件等全產業鏈發展,確保6G產業生態健康、開放繁榮。
三是“聚力行動”,促進全球協同創新。構建國際合作平臺,維護行業組織開放包容,為6G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堅持與標準組織的常態化合作交流,鼓勵企業和高校的民間國際交流,推動形成全球統一6G國際標準。
當前,協同創新、合作創新、開放創新已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高同慶表示:“我們要積極行動,深化協同創新領域、提升協同創新水平、突破協同創新成果,助力‘數字孿生、智慧泛在’的6G美好愿景早日照進現實?!?/p>
責任編輯:李楠
分享到: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流媒體網”的文章,版權均屬流媒體網所有,轉載需注明出處。非本站出處的文章為轉載,觀點供業內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