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菜有鴨腿、娃娃菜、豆腐,都是我喜歡吃的……”每天中午、晚上飯點一到,松陽縣西屏街道北山村95歲的高齡獨居老人李建榮,就能準時吃上送餐員送來的熱乎乎“暖心飯”。
(資料圖片)
一村之變,折射全域之變。2022年8月,松陽縣委第一巡察組進駐縣民政局開展巡察期間,深入西屏街道北山村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了解管理運營情況。
然而,時值中午就餐時間,本應是熙熙攘攘的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卻大門緊閉,空無一人,究竟是何原因?老人們又在何處就餐?
巡察組立即兵分兩路,一路直插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查閱資料、開展談話,掌握中心運營整體情況;另一路則走訪相關群眾了解具體情況。
“不是我們不想提供就餐服務,村里的老人不多,每天采購的物資量不大,但仍需雇用廚師,七七八八加起來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漸漸地也就支撐不下去了……”說起村級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的情況,北山村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管理員愁眉不展。
“潘大姐,您子女在外,自己又行動不便,吃飯問題怎么解決呢?” 另一邊,巡察組冒雨走訪一戶戶老人。“年齡大了行動不便,買菜、做飯、刷碗對于我們來說都是很費力的事,我們也希望村里的照料中心能照常營業。”……
群眾有所呼,巡察有所應。巡察組根據前期掌握的情況,又實地走訪古市鎮、新興鎮等6個鄉鎮22個村級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發現因日常管理不到位、運營機制不完善等原因,導致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處于停擺狀態的問題較為普遍,山區老人尤其是高齡、失能、空巢等特殊老人“吃飯難”成了主要問題。同時,經過深入調查和多方舉證,巡察組還發現縣民政局等職能部門在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點位謀劃、運營監管方面存在薄弱環節,全縣未正常運營的照料中心高達30.7%。
針對了解掌握的情況,巡察組立即將“村級居家養老照料中心日常管理不到位,處于停擺狀態”問題向縣民政局進行了反饋,并會同相關紀檢監察室對整改方案舉措予以嚴格把關審核,加強整改監督。
針對反饋的問題,松陽縣民政局快速提出解決方案,首創“1+76+N”居家養老助餐模式,即建立1個標準化、規范化、可溯源的縣級集中配送餐中心,配備7輛“流動愛心餐車”,統一配餐至76個村級助餐點,服務N名村級老年人實現家門口“就餐”。該集體配送模式推出后,比原先的模式節省了一半以上的財政支出。
“自從集中配送以來,每天都有‘流動愛心餐車’到村里送餐。豐富的菜品、實惠的價格吸引很多老年人前來報名就餐,也為我們村集體節約了很大一筆費用呢!”北山村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管理員楊益美介紹道。
現如今,一輛輛“流動愛心餐車”駛入大山深處,“一頓熱乎飯”解決了兒女們的后顧之憂,讓老人們嘗到了幸福滋味,盡情享受晚年美好“食”光。
截至目前,松陽縣民政局“流動愛心餐車”上門送餐服務模式覆蓋13個鄉鎮、84家集中就餐點,惠及1200多位老人,日均送餐量達到2000多人次,累計完成配送餐服務60余萬人次,“配送餐+集中就餐”模式已覆蓋全縣有就餐需求老年人比例的95%。
巡察推動解決老人民生“食”事,讓老人們在家門口吃上“暖心飯”,暖的不僅是他們的胃,更是他們的心。下一步,松陽縣巡察工作將更加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尤其關注弱勢群眾的安危冷暖,積極疏通基層治理的毛細血管,推動基層治理能力提升,真正把群眾的“需求清單”轉化為“幸福清單”。
文章來源:省紀委省監委網站、清風松陽
責任編輯:孫蓓蓓 編輯:蔡琪樂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