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碳酸鋰期貨在廣州期貨交易所(以下簡稱“廣期所”)上市交易,掛牌基準價為24.6萬元/噸。
碳酸鋰作為鋰電產業鏈的核心原材料,在新能源汽車和儲能等領域應用廣泛,被納入國家戰略性重點產品。
從宏觀層面來看,從“工業味精”到“白色石油”,鋰已成為戰略性金屬之一。從產業鏈層面來看,作為重要的正極材料,碳酸鋰關系著動力電池的價格漲跌,進而影響到下游車企的采購成本與利潤。從企業層面來看,碳酸鋰現貨價格大漲大跌,導致企業經營面臨諸多風險。
(資料圖)
而利用好碳酸鋰期貨這一工具,將給動力電池產業鏈帶來正面影響,比如對沖風險、獲得價格預期、掌握國際定價權等。雖然其上市交易的具體表現仍有待觀察,但企業已積極行動起來。
為產業鏈發展“畫龍點睛”
據悉,碳酸鋰期貨是廣期所的第二個產品品種。2021年,廣期所就開始提及關于推動新能源汽車金屬期貨品種研發工作的相關話題。
今年7月14日,中國證監會同意廣州期貨交易所碳酸鋰期貨注冊:自2023年7月21日起上市交易,碳酸鋰期貨合約交易手續費為成交金額的萬分之零點八,平今倉交易暫免收交易手續費。首批上市交易合約為以LC2401、LC2402、LC2403、LC2404、LC2405、LC2406和LC2407期貨合約為標的的碳酸鋰期權合約。
廣期所有關負責人表示,碳酸鋰期貨在設計過程中,既借鑒了已上市品種的成功經驗,也充分考慮了本身的品種特性,著力風險防范,重視市場發展。一方面,制定了符合碳酸鋰市場特征的漲跌停板、保證金、限倉制度等風險控制措施;另一方面,制定了滿足產業現狀和發展趨勢、符合現貨貿易習慣和產品特性的碳酸鋰期貨實物交割制度。碳酸鋰期貨交割方式沿用已上市商品期貨的成熟方式,選擇“期轉現+滾動交割+一次性交割”方式、“倉庫+廠庫”交割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倫敦金屬交易所、新加坡交易所三家海外機構已推出鋰期貨合約。而在7月21日之前,碳酸鋰期貨在國內交易市場中始終處于“空窗期”。
此次碳酸鋰期貨產品的推出,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以及碳酸鋰此前的價格波動不無關系。新能源汽車推廣,帶動了每年數十萬噸的碳酸鋰需求。相關數據顯示,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碳酸鋰消費國。2022年,全球碳酸鋰消費需求共62.2萬噸,其中我國消費需求達50.5萬噸,占比81%。以2022年均價每噸48.24萬元計算,我國碳酸鋰消費市場規模約2436億元。
2022年,新能源汽車行業甚至一度出現“有鋰走遍天下”的局面。彼時,碳酸鋰價格經歷了暴漲,現貨價格屢次突破50萬元/噸,相較2021年年初的5.3萬元/噸,增長了近9倍。在供需關系的博弈下,今年碳酸鋰整體價格開始持續下跌。
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秘書長、電池百人會理事長于清教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碳酸鋰價格大漲大跌,是此次相關期貨產品落地的促進因素之一。此前,動力電池產業鏈的利潤明顯向上游偏移,中下游企業承壓,不利于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某期貨公司行業研究員王楚(化名)告訴記者,鑒于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目前的發展勢頭,碳酸鋰期貨的上市將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保供穩價與強化國際定價權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78.8萬輛和374.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2.4%和44.1%,市場占有率達到了28.3%。從全球范圍來看,新能源汽車推廣也正逐漸發力,海外市場成為動力電池需求的另一個增長點。
王楚表示,此前碳酸鋰價格上漲,導致動力電池產業鏈上下游都沒賺到錢;而其后碳酸鋰價格又急速下跌,使得下游企業觀望情緒漸濃,終端訂單減少,企業轉向以消耗庫存為主。“現在,碳酸鋰多了一個期貨價格,可以據此預估未來碳酸鋰價格的整體走勢。”他說。
經歷了價格的直上直下,碳酸鋰期貨在還未上市交易前,就已成為整個期貨領域的“網紅”,行業內外都十分關注其市場表現。這也意味著,碳酸鋰期貨交易的參與主體將更加多樣。中信期貨方面表示,碳酸鋰期貨作為新品種上市,市場不確定性因素較多,宜做好資金和持倉風險管理,合規交易。
廣期所相關負責人介紹稱,碳酸鋰期貨上市將助力新能源汽車和儲能產業的平穩發展,對鋰資源的保供穩價和資源配置起到積極作用。他還提到,目前我國作為碳酸鋰產銷大國,國際貿易的定價權不強,行業缺乏權威透明的定價依據,上市碳酸鋰期貨可以提升碳酸鋰價格的權威性和透明度,有助于強化我國在碳酸鋰國際貿易中的定價權。
據了解,2023年6月,中國碳酸鋰進口數量為1.28萬噸,其中從智利進口1.16萬噸,自阿根廷進口942噸;1~6月,中國碳酸鋰進口數量為7.32萬噸,同比增加2.6%,其中從智利進口6.52萬噸,同比增加0.4%,從阿根廷進口7072噸,同比增加26.2%。
在于清教看來,碳酸鋰期貨及期權的平穩上市與穩健運行將對產業鏈帶來以下影響:一是提升碳酸鋰價格透明度,降低價格波動風險,在一定程度上平衡利潤分配;二是有助于企業及時應對未來價格變動帶來的經營風險,增強鋰鹽等相關企業的投資信心;三是為其他新能源金屬期貨的上市提供借鑒,為動力電池產業鏈乃至整個電池新能源產業鏈的穩健發展提供助力。
不過,于清教也提到,在流動性、交割成本等多種因素影響下,未來碳酸鋰期貨的利好影響要落到實處,還需一定的時間。
參與熱情高 風險需把控
今年4月,贛鋒鋰業召開會議通過了《關于公司申請廣州期貨交易所碳酸鋰指定交割廠庫的議案》,同意公司向廣州期貨交易所申請碳酸鋰指定交割廠庫的資質,授權公司管理層提交申請材料,并辦理其他相關事宜。
此外,江特電機全資孫公司——宜春銀鋰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也已被確定為碳酸鋰期貨指定交割廠庫。江特電機方面表示,碳酸鋰期貨的推出有助于公司提前鎖定未來產品利潤,降低產品價格波動對公司業績造成的不利影響。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包括江特電機、永興材料、志存鋰業、贛鋒鋰業、九嶺鋰業、盛新鋰能、藏格礦業等在內的多家上市公司,擬申請廣期所碳酸鋰指定交割廠庫。
去年以來,碳酸鋰價格經歷的大起大落,對相關企業造成了經營壓力。碳酸鋰期貨、期權的上市,有利于企業開展套期保值業務,以降低碳酸鋰價格大幅波動帶來的風險。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對參與其中熱情高漲。
于清教告訴記者,我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也最完備的動力電池產業鏈體系,在保障供應安全、成本可控方面,各大動力電池公司形成了自己的運營機制,對于原材料供需與價格變動,也有相應的追蹤策略。他指出,碳酸鋰期貨上市,給企業提供了管理市場價格波動風險的新型輔助工具,建議企業充分加以利用,助力生產經營更加穩健。
記者了解到,廣期所此前已聯合相關單位展開培訓,對中國碳酸鋰行業發展現狀及供需趨勢、新能源汽車與動力之池產業發展、碳酸鋰市場分析要點等主題進行深入講解。
對于企業在參與套期保值過程中應重點注意的問題,東高科技投研學院副院長揭沖提到了3個方面:一是風險管理問題,企業應全面了解所有可能的風險,并采取適當的風險管理措施;二是企業在涉足期貨市場之前,需對相關的知識和技能進行充分的培訓,以防出現缺乏期貨交易相關知識而無法理解期貨市場的運作和規則的情況;三是關于積極獲取市場信息的問題,考慮到碳酸鋰期貨和期權市場參與投資個體較少,信息透明度可能不高,企業應在這一過程中積極獲取市場信息,以便在交易中作出更明智的決策。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