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就“薄利多銷”的生意,金龍魚的毛利率和凈利率在近三年來持續下滑,今年上半年凈利率僅有不到1%,公司未來的盈利能力該如何提高,或許需要金龍魚作出新的戰略調整。
(資料圖)
文 | 何樂
來源 | 經理人融媒體中心
被譽為“油茅”的金龍魚(300999.SZ)近日披露2023年半年報,與一季度差強人意的業績相比,金龍魚二季度的業績可謂是“慘淡”。今年上半年,金龍魚凈利潤為9.66億元,同比驟降51.13%;扣非凈利潤為0.14億元,同比降幅達到99.4%。
分季度來看,2023年Q1,金龍魚實現營業收入610.41億元,同比增長7.97%,凈利潤為8.54億元,同比增長645.99%,扣非凈利潤為2.40億元,同比下滑70.94%。而Q2,金龍魚業務收入環比微降5.52%至576.73億元,凈利潤僅有1.12億元,環比下降86.89%,而扣非凈利潤則為-2.26億元,同比下降114.16%。
在二級市場上,2020年10月,金龍魚登陸創業板,此后三個月,股價一路飛漲至高點145.62元/股(前復權,下同),市值逼近7900億元。但隨后,金龍魚的股價開始波動下滑,發布中報后的首個交易日,8月14日金龍魚股價跌超10%,截至8月25日收盤,金龍魚報收34.82元/股,總市值為1887.80億元。
同比驟降51.13%,凈利潤創近5年新低
近日,金龍魚發布了2023年中期業績。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金龍魚實現營業收入1187.14億元,同比下降0.64%;凈利潤9.66億元,同比驟降51.13%;而扣非凈利潤為0.14億元,同比降幅達到99.4%。
值得注意的是,金龍魚今年上半年的凈利潤創2019年以來近五年同期新低,扣非凈利潤也不到1億元。
對于營業收入的下降,金龍魚稱,主要是受價格因素的影響——公司廚房食品、飼料原料和油脂科技產品的銷量較去年同期有所上漲,但是產品的價格隨著大豆、大豆油及棕櫚油等主要原材料價格下跌有所回落。
至于扣非凈利潤大降99%,金龍魚稱,主要因為未完全滿足套期會計要求的衍生金融工具損益的影響。從業務角度,所有期貨損益的已實現部分應計入主營業務成本,未實現部分應隨著未來現貨銷售而同步計入主營業務成本。
今年上半年,金龍魚非經常性損益金額達到9.51億元。其中,投資收益達到6.47億元,公允價值變動損益達到3.64億元,二者分別占利潤總額比例為76.37%、42.98%。另外,金龍魚根據存貨按照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對成本高于可變現凈值的,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由此造成資產減值1.56億元,占利潤總額比例為-18.38%。這意味著,今年上半年,金龍魚的利潤是靠投資收益和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貢獻的,那么,金龍魚的主營業務為何貢獻如此之低呢?
回顧往年的業績,金龍魚的業績變差,事實上從上市后就已經出現了端倪。從圖表1和圖表2中可以看到,2020年上市第一年,金龍魚實現營業收入1949.22億元,同比增長14.16%,凈利潤60.01億元,同比增長10.96%。對比2020年前后的業績可以發現,2017年,完成資產重組后,公司的凈利潤從2016年的5.11億元增長877.97%至50.01億元,隨后三年保持著穩定增長,一直到2020年達到歷史最高值60.01億元。上市后的兩三年時間里,金龍魚的凈利潤一路下滑,2021年-2022年,凈利潤分別為41.32億元、30.11億元,同比分別下降31.15%、27.12%。
金龍魚上市后,還曾與貴州茅臺、農夫山泉、海天味業一起被股民調侃為“四大神水”,但是如今,金龍魚的業績卻大不如從前。
毛利率較2020年下降超8個百分點,凈利率不到1%
金龍魚誕生于1991年,原本屬于的是新加坡豐益國際的益海嘉里集團。創始人郭鶴年是馬來西亞多年來的首富,也是著名的“亞洲糖王”。隨后,他利用在糖業積累下來的資本快速擴張投資,在地產酒店、保險業、傳媒業、糧油等領域建立起了龐大的商業帝國。后來,意欲進軍中國糧油業的郭鶴年委派其侄子郭孔豐來到大陸考察市場。
后來郭氏糧油與中糧集團合作,借道中糧,郭氏糧油業務很快在中國市場立足。不過二者因為股權斗爭,導致雙方的合作關系開始破裂。到1995年,中糧另立山頭,推出“福臨門”小包裝食用油,由此中糧正式開啟與金龍魚的市場斗爭。
金龍魚雖然在中國糧油市場中被稱為“巨無霸”,但是糧油生意向來是高成本、低利潤的生意,而且,近三年來,金龍魚的毛利率水平下滑幅度較大。
中報顯示,金龍魚今年上半年的毛利率僅為4.15%,較2020年的12.33%下降了8.18個百分點,凈利率也只有0.67%,不到一個百分點。對比2018年至今的毛利率和凈利率水平(如圖3所示),金龍魚的毛利率和凈利率從2020年開始便一路下滑。
由于食用油行業的特殊性——高度剛需,和糖、鹽等必需品一樣,其價格不能隨意變動,而且這些必需品會受到國家管制,以控制物價水平。這就意味著,即使面臨著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的經營壓力,金龍魚也不能隨意通過上調價格來轉嫁經營壓力。
2022年6月,在2021年度業績說明會上,金龍魚曾表示年內食用油產品已經調過兩次價格,面對國際食用油大漲的環境,近期還在考慮第三次漲價。
然而,多次漲價并未改善金龍魚的毛利率下滑的問題。2022年公司毛利率較2021年的8.18%下降2.5個百分點至5.68%,2023年上半年毛利率再次創新低。
拆分業務來看,金龍魚的營收主要分為廚房食品、飼料原料及油脂科技兩大類,其中廚房食品是金龍魚主營業務的核心收入來源,實現業務收入735.25億元,同比下降3.43%,占主營業務比例近62%。飼料原料及油脂科技實現營業收入444.64億元,占主營業務比例為37.45%。
金龍魚的產品主要原料包括大豆、大豆油及棕櫚油、小麥等,而去年,受國際環境影響,這些原材料價格處于高位,原材料價格的波動對金龍魚的盈利能力造成重大影響,其中財報對于廚房食品業績下降的解釋中就表示,“上半年小麥、面粉及副產品的價格整體下行,公司消耗前期的高價小麥庫存導致業績下滑。”
中報顯示,金龍魚的存貨主要分為原材料和庫存商品,報告期末存貨賬面余額為435.42億元,存貨跌價準備6.11億元,賬面價值為429.31億元。
2020年至2022年,金龍魚的存貨賬面價值分別為401.82億元、469.06億元、530.66億元,可以看出近三年的存貨規模在逐步提升,而且受價格變動等因素影響,金龍魚的存貨跌價準備也在上漲,分別為2.75億元、5.02億元、5.54億元。
金龍魚在財報中表示,考慮到消費旺季備貨的影響,公司期末存貨賬面價值余額較大。如果原材料、庫存商品的行情出現大幅下滑或者公司產品銷售不暢,而公司未能及時應對并做出相應調整,公司將面臨存貨跌價的風險。
金龍魚所在的糧油行業,一方面受國家行政手段的管控影響,產品不能隨意上調價格,另一方面原材料價格易受國際環境影響,金龍魚要承受著原材料價格波動造成的經營壓力。本就“薄利多銷”的生意,金龍魚的毛利率和凈利率在近三年來持續下滑,今年上半年凈利率僅有不到1%,公司未來的盈利能力該如何提高,或許需要金龍魚作出新的戰略調整。
?
關鍵詞: